这些后来者和 36 氪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创始人都来自传统、老牌商业媒体,拥有强大的原创报道能力:极客公园的张鹏,曾任《IT经理世界》主编;虎嗅的李岷,曾是《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品玩的骆轶航,曾在《第一财经周刊》做主笔;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的经历最为丰富,她曾在《财新》《财经》长期从事时政和财经调查报道。 尽管是互联网产业报道这条赛道的开创者,刘成城和他的“小部落” 36 氪,还是需要在出身“正规军”的“友媒”包围下,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锦秋家园,部落生长的好地方 从成立到现在, 36 氪先后在北京搬过 6 次家,有过 7 个办公地点。在早期的不断辗转中,锦秋家园的那些日子经常被人们拿来回味。 知春路 6 号的居民小区锦秋家园真是个创业宝地。虽然不如 3 公里外、“孵化”了美团、快手等巨头的华清嘉园那样大名鼎鼎,除了 36 氪,这里也入驻过应用商店豌豆荚、跑步App乐动力等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但知名度最高的,还是张一鸣在此创办的今日头条。 有段时间, 36 氪和今日头条都在锦秋家园办公,算得上真正的邻居。但他们的缘分还不止于此。在今年 10 月发布的招股书中, 36 氪专门引用了 2013 年对今日头条算法推荐模式的首发报道,借此证明自身善于发现优秀创业公司的能力。 这种能力,来源于“部落”初创期对国外互联网创业资讯的“搬运”和编译。 36 氪长期关注初创型科技企业,紧跟前沿科技产品的报道,当他们将视角从编译国外资讯,转向国内初创企业报道时,这种熟悉产品创新模式和玩法的优势,迅速得到了回报。除了今日头条, 36 氪还率先报道饿了么、ofo等一大批“新经济”公司。 36 氪在 2013 年对今日头条的报道 图片来源: 36 氪招股书 翻译:腾讯翻译君 网站上线不久后的 2010 年圣诞,刘成城在一次聚会中偶遇了北邮师兄、百度创始人之一的王啸。刘成城给“大师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一次见面,是王啸主动约见的。在保福寺桥南的一家韩国烤肉,两个人聊“high”了。王啸直接问刘成城,“能不能投你们一点钱?” 刘成城赶快回答“好啊,多少钱?”日后,刘成城向媒体回忆起这个场景时,只记得自己当时反应迅速,“像担心对方反悔一样”秒问秒答。 王啸和他新成立的九合创投给了 36 氪 100 万。第一笔 30 万直接打到了刘成城的个人账户上。他跑到银行查了一下,分文不少。刘成城让柜员帮他取出来,一看,“好像还不够填满一个双肩包啊”,于是,刘成城又让柜员帮他存了回去。 那一年,刘成城 23 岁。后来,有媒体问“为什么科技博客成了 36 氪?”他的回答是: 投资人王啸给了我们一笔钱,得找个容器来装。 融资也让 36 氪能够更加专心地报道创业公司和新模式、新业态。在这段时间, 36 氪发掘了众多优秀的互联网创业早期项目,甚至有公司在日后成为比肩BAT的巨头。 这也是 36 氪和其他资深记者创办的科技媒体不一样的地方:更加关注对象聚焦在初创公司和新模式,而不是仅仅关注头部大公司的动向。 与此同时, 36 氪公开表示“说产品,不废话,不发布新闻稿和软文”。这意味着,在创业公司报道中,他们收不到一分钱广告费,基本上是“用爱发电”。 虽然没有营收,但这给 36 氪带来了不错的口碑。在锦秋家园等居民区办公的 36 氪,也从一个只有 4 个人的爱好者式自留地,一步步变成活跃且个性鲜明的成熟“部落”。 数据来源:天眼查、投资界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