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了产品和服务矩阵的 36 氪瞄准的是“科技金融”市场,希望成为服务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金融科技公司。刘成城在 2016 年接受采访时也表示:“ 36 氪就是要做'科技金融'。虽然科技金融市场现在还很小, 5 年后一定比现在大N倍,我们今年做的布局就是为 5 年后准备。” 从媒体延展到金融领域, 36 氪的想象空间被大大拓展,这显然是一个能够获得投资者追捧的故事——因为只靠内容赚广告费,始终都难成大生意。正因如此,业务扩张的那几年, 36 氪的融资一直非常顺利, 2015 年, 36 氪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华泰联合证券、经纬创投。 但是, 36 氪的转型之路并不顺利。 2016 年 1 月,氪空间从 36 氪母公司拆分独立运营,资本助推下,氪空间一路狂奔,但自去年以来,“氪空间”多次被曝出了关店、裁员、欠佣等负面传闻,同时这一领域头部玩家WeWork IPO的失败,更是打击了整个行业的信心。因此,氪空间不得不进行转型,刘成城表示,氪空间的定位将是服务B端的企业服务公司。 而股权众筹平台在 2016 年也曾出现“涉嫌欺诈”等负面事件,平台名称经历数次修改, 36 氪从媒体到金融的转型谈不上成功。 2016 年,转型受挫的 36 氪选择退回起点,回归媒体业务,该年 7 月,媒体业务被分拆并进行独立运营,前《第一财经周刊》联合创始人、投资人冯大刚出任媒体业务总裁。 冯大刚为 36 氪媒体业务的拓展立下汗马功劳,其加入 36 氪后的第一个大动作是招兵买马,花大价钱挖来了不少资深媒体从业者,其中原新京报编委全昌连任 36 氪内容战略专家、副总编辑,原《人物》杂志副主编张卓任总裁助理,同时组建深度报道团队,提升 36 氪原创内容的影响力。 彼时, 36 氪副总裁、原中国优步公关负责人王以超通过朋友圈表示, 36 氪的内容生产地位不会动摇,而且还会继续强化,另外他也提到 36 氪新成立了特稿部,由原《第一财经周刊》主笔杨轩负责。 除了高薪挖人, 36 氪在宣布业务分拆的内部邮件中也表示对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将此前公司的销售部、市场部直接并入媒体业务,成为媒体的销售部、市场部;且媒体业务将组建独立的产品、技术团队。 业内人士彼时分析, 36 氪的目的是想将分拆出的媒体业务融资上市,三年后,这一预测果然成真。 对于内容创业者而言, 36 氪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是一个颇为重要的里程碑,它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媒体模式的商业价值。但从另一方面来看, 36 氪曲折转型,最终回归媒体大本营才得以登陆资本市场的故事,也充分暴露了媒体打开发展天花板的困难程度。 作为行业头部玩家, 36 氪借助资本撬动杠杆搭建豪华团队扩大内容影响力,并成功将影响力变现值得称道,但如此操作很难被复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