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昆曲在列。中国戏曲唱遍国际舞台,国内却鲜有年轻人完整听过一场演出。对此,董飞认为还是需要跨界。不仅内容需要跨界,传播媒介也要跨界。抖音平台最潮、年轻人最多?那昆曲也得“抖”起来。 几年前,对于是否要用跨界的形式来传播中国戏曲文化,董飞也有所顾虑,他将这个新想法拿去跟老师李毓芳讨论。发现 90 多岁高龄的李毓芳老先生,仍旧坚持着学习上网、在网上公开教学,传播京剧、弘扬梅派艺术。 看了董飞与胡彦斌合作的《煎饼侠》片尾曲、董飞参演的电影《梅兰芳》、还有一些他上过的综艺娱乐节目之后,李毓芳笑了。 “这些东西太好了。你通过跨界接触的这些人、他们能给你的是我教不了你的。”李毓芳非常赞成董飞的做法。“现在这些好东西啊,梅先生(梅兰芳)他们是没活到现在,不然这些玩意儿他们早用上了。” 梅兰芳曾说,移步不换形。用时下最流行的媒介来传播戏曲文化,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增加传统戏曲在大众中的曝光展示度,另一方面传统戏曲在适应新媒介平台的过程中,也能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变革。 董飞彻底地放下了身段,变成了短视频达人。分享脸谱妆容的画法、亲身教学如何摆出最美的兰花指、表演N种甩水袖姿势、用戏腔唱抖音神曲,这些五花八门的内容很快圈粉了众多爱美的小*姐,董飞的视频被大量转发、模仿。 破局 截至 2019 年 2 月,抖音平台上粉丝过万的传统文化视频创作者超过了 2000 人,粉丝量超 50 万的传统文化明星、传统文化继承人超过 400 人。此外,不计其数的普通用户也纷纷参与其中。 这些短视频创作者的背景非常多元。有如董飞一样,扎根在传统文化行业中、一生择一业的文化继承人;也有如碰碰一样,从小在父母鼓励下接触传统文化,虽然没有“肩负重任”,却乐在其中的文化爱好者;还有很多从抖音上接触了传统文化,主动开始模仿、学习、自主创作的草根用户。 短视频平台帮助传统文化实现了场景化、生活化。大都市的夜晚,街头突然出现的复古宫灯;故宫建筑群中身着汉服拿着团扇的少女;冬季杭州西湖,断桥残雪旁缓缓打开的油纸伞。这些本是剧组中的表演道具,在创作者手中,变成了出现在不同季节、不同场景中的生活必须品。 热度持续发酵,质疑也随之而来。“ 15 秒时长连戏曲中一个转音的时间都不够”、“碎片化传播可能会破坏传统艺术的完整性”、“这些非主流创作者的视频怎么播放量比传统文化继承人都多呢?” “短视频是一种全新的影像叙事方式。用短促、紧凑的视频空间进行传统文化的片段化叙事在技术上不是难事,但要完成高质量叙事却并非易事。”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到。 “短视频平台已形成巨量的传统文化视频,可他们的叙事方式、视觉语言、影响质量等专业水平差距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短视频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肖珺说。 对此董飞反而看得很开,他非常理解互联网时代大众对信息捕捉的短暂性,看 15 秒需要转换注意力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觉得碎片化传播也未尝不可,不必担心它会冲击到艺术的正宗。”董飞笑着解释,“没有传播,何来传承。在当前的这个阶段,我觉得传播比传承更重要。传播中必然会产生对比与竞争,这是好事儿。比我们天天坐在梅兰芳大剧院后台那儿,也没人买你票,抽烟发愁好。” 抖音官方也发现了传统文化在平台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结合了技术与运营手段,推出了多个传统文化线上活动。其中,累计播放量过亿的话题挑战有 10 个。 为了让用户更好的参与其中,抖音短视频还上线了“戏曲装扮”特效,涉及京剧“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的妆容。武旦的妆容获得了 1500 万次使用,位列第一。《说唱脸谱》、《离人愁》、《琵琶行》等戏腔唱段音乐在抖音中累积使用人数 703 万。 2019 年 8 月,抖音官方开启了Dou艺计划,号召“人人都是艺术家”,董飞受邀成为发布会嘉宾。他说这个想法很好,传承人的力量太单薄,希望人人都是梅派传人。 对于远在法国的碰碰来说,短视频的创作于她是一种生活记录、也是一种自发的艺术分享。播放量与粉丝数的涨跌并不会打乱她在巴黎街头演出的节奏。但为了来自大洋彼岸网友们的点赞与评论,碰碰还是在不断地试图自我突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