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55 年“人工智能”一词首次亮相后,人类就开始了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长跑。 在经历多代人的探索后,取得了一些成绩:从能听懂人话的机器人、到没有营业员的无人商店,亦或者是没有驾驶员的无人车,人工智能正在不断刷新着各行各业的原本生态。 前不久,在广州的一个小区里,一些居民看到了很多辆极富科技感的车辆在小区的路面上行进,如果仔细一看,这些车是没有司机驾驶的,但却能行进的很稳、同时避让行人,一时间引起众人好奇。 据锌财经了解,这是一款名叫hachi auto的无人通勤车,研发定位是为了解决居民小区、校区或者工业园区的通勤问题。随着近些年这样的应用被越来越多的落地,人们也在思考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行业及业务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质性的融合。 而在这其中,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场景化落地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 根据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发展报告》显示, 2014 年至 2016 年是智能教育行业热度最高的三年,三年间新成立 43 家智能教育公司,占2011~ 2018 年智能教育公司成立数量总和的56%。 在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并成功应用落地的过程中,很多人看到了AI在其他行业场景化落地的可能性。 那么,在落地的过程中,需要突破哪些关键点;在落地时是否会与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发生冲突;在未来,人工智能还会在哪些行业带来挑战和机会? 在本月锌财经内容科技主题月分享活动上,锌财经邀请了北京贝贝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郭景皓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北京贝贝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AI技术标准服务商,以行业应用为核心,通过AI能力,用标准化的技术为企业全生命周期AI应用创新赋能,实现产业大规模提效和向前的应用创新。 锌财经:谈到人工智能技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必定是如何落地,那在落地过程中需要突破哪些关键? 郭景皓:根据亿欧发布的《 2018 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可以看到,目前不是所有的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都实现了商业价值转换,找到应用场景,再做产品或服务,是人工智能产业当前商业落地的关键。 这其中,应用是以场景为基础,从交互开始,形成数据、情绪等特征通过与人、环境的结合,催化算法的迭代、进阶,促使场景下“Know-how”科学分析、推演,从而形成AI与人的联结融合,实现应用再造。 通过AI在不同行业落地的经验,发现“交互-催化-融合”的人工智能落地的定律,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驱动AI改变生活。 锌财经:人工智能落地应用定律,能否举个例子解释一下? 郭景皓:那就用教育场景来举个例子 现在,幼儿园一个班级,少则15- 20 人,多则30- 40 人,一个老师要同时教授这些孩子,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尤其是性格养成最为重要的0- 6 岁的阶段。 那么,在AI的技术支撑下,可在机器人、VR等智慧终端构建多维多层交互方式,比如沟通互动、陪伴学习、一起玩耍、引导思考,在交互中对每个孩子形成个性化的记录、分析,结合基础教学内容形成个性化的学习引导、性格养成体系等。 同时帮助家长和学校了解每个孩子的真实情况,对孩子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锌财经:据了解,目前在教育行业,AI的标签下萌生了不少新兴的企业和商业形态,比如教育机器人、AI在线教学等,怎么看待这类商业的发展? 郭景皓:现在教育场景下,渗透了很多AI技术驱动的商业,比如拍照检查作业,AI学外语,各类考试题库等,这些虽然在不同程度上解放了老师和家长,但从长远来看,教育是个复杂的集成体系,就说15- 20 年后,看一个人受教育的影响,不只看他学习成绩,更多还是看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未来,教育不只是教授知识,同时还会结合思维、心态、身体和性格等方面施教。由于不同类型、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因此,教学内容融合AI,形成定制化的应用服务生态必然成为一种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