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AI、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线上红利的消失,让新兴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点从线上转移到线下,数字经济席卷而来,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发展趋势。 在新的变革浪潮中,数据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的融合成为一段关键的主旋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相比于线上互联网企业,实体经济具有行业集中度低、业态分散等特点,他们的数据产生于线下场景,更趋于本地化,具有不利于收集和利用的特质。 因此,掌握并运用数据成为实体企业在新时代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也是我国经济从信息化时代到数据化时代的关键跳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无限向溯为代表的一批线下大数据公司也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传统企业和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 此次,猎云网专程对无限向溯创始人兼CEO林志鹏进行了专访,一起探讨在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无限向溯是如何一路走到今天并且获得企业客户和资本的持续合作与青睐的? 先发优势明显,得数据者得天下在创办无限向溯之前,林志鹏曾供职于一线互联网巨头企业,在NLP、搜索引擎、精准推荐等应用成熟领域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面有着十余年的研发与一线应用研发经验。 在林志鹏看来,互联网从PC端到移动端迁移时,用户的入口、信息被分散在了不同的应用体系中,不再那么集中,“从数据角度来说,其实已经有一个很明显的天花板。”而线下的行为和消费至少占了消费者需求的60%~70%,如何理解用户的线下行为以及对消费者需求更为精确的预测,成为了林志鹏思考的方向。 2013 年,林志鹏创办北京无限向溯有限公司,成为了我国较早进入线下大数据行业的企业之一。在公司成立的前 6 年,无限向溯专注于移动端用户数据以及与之匹配的线下场景数据的收集。 线下大数据企业最核心的资产是数据。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在商业化应用前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数据积累过程,已经打造出相对完整的线下场景体系,能够为传统企业的决策和运营提供多维度的参考。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即使是BAT等大公司,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资本的投入实现反超。因此,在线下大数据行业,可谓得数据者得天下。 通过时空与地理行为分析挖掘技术,目前,无限向溯已实现对全国范围内超过 6000 万个商业聚客点, 600 多个城市,包括 12000 多个商业综合体, 以及超过2. 5 万种消费品牌的日常客群的分析监测,建立了超过 400 个维度的消费者需求预测标签库。 用户到访行为本身就是一个用脚投票的过程,多年多场景的数据积累能够让类似于无限向溯的线下大数据企业更为深刻的去理解用户对某些场景的关联性以及其背后复杂的需求逻辑。 但数据积累是重点不是终点。 “在商业端,纯数据优势的效用占比会越来越低,但是数据永远是一个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上叠加逻辑、经验、应用场景,才能产生真正的赋能效用。”林志鹏表示。 深耕传统企业多年的无限向溯也从智能商业决策和智能商业运营——传统行业发展的两大难点出发对其赋能,降本增效,助力其数字化转型。 智能分析,助力科学决策相比于线上大数据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容易获取和存储,线下大数据脱离了互联网环境,或者互联网只参与了其中的一部分环节,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取线下大数据便是一个极高的门槛。 目前大部分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智能硬件展开,通过智能硬件以及后端信息系统完成线下大数据的处理方案。 但智能硬件一成本高,可复制性弱;二会涉及到敏感的用户隐私问题。无限向溯则是采用线上反算的技术来实现数据的获取。 通过和线上APP以及手机厂商的合作,从线上获得用户授权, 来反算用户在线下跟场景之间的关联。林志鹏告诉猎云网,相比硬件,线上反算可以正常获取C端用户授权,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基于公开透明的协议行为,包括后续的数据再生产再挖掘,以及数据应用场景,全链条将变得可管可控,并且保证了安全性。 “对于偏线下的市场而言,其实数据对他们能够直接产生的效用是不大的。”林志鹏坦言,过去,数据能够直接支撑线下经营、决策的距离非常遥远,“数据与线下实体之间缺失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工作,即如何理解客户的业务流、经营逻辑以及客户短期、长期的痛点,基于这些问题,借助数据的工具以及团队经验,通过更好的算法和模型来真正地帮助客户在经营、决策层面去得到量化的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