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 2005 年,淘宝后来居上,重挫易趣,占据了中国本土 C2C 电子商务的 57.1% 的份额,也给了当初根本就看不起阿里巴巴的 eBay 一头棒喝。2005 年这年,百度市值来到了 21 亿美元,腾讯 19 亿美元,阿里巴巴虽然在资本市场没有「姓名」,但随着雅虎 10 亿美元的入局,将阿里的市值一瞬间推向了 25 亿美元,超过了百度和腾讯。 这一年,BAT 这个名词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曾经凝聚了无数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人目光的门户网站成为昔日的「老三座大山」,BAT 的江湖纷争将中国互联网带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搜狐 CEO 张朝阳曾说,看到李彦宏他们超越了自己时,心里颇有不愤。 2006 年之后,中国互联网的流量和目光都逐渐流向了 BAT。2006 年到 2010 年这五年间,百度市值从 21 亿美元达到了 421 亿美元,而腾讯则从最初的 19 亿美元迈向了 498 亿美元。2010 年,阿里巴巴的估值超过了 300 亿美元。张朝阳说:「中国互联网现在已到了决战的时候,这是一场巨头之间的战争。」 这一阶段对于中国互联网创业者而言,是完成了各自领域的蜕变,第一次在互联网的世界站住了脚跟。 当时间来到 2010 年的时候,百度靠着对中文输入习惯的深刻理解,与谷歌在中国市场平分秋色,而阿里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支付宝,把中国人上千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信任问题化解,腾讯则通过 QQ 收获了中国互联网最忠实的粉丝,也是这些人让后来的腾讯在流量的大战中,仿若获得了一件护身铠甲,勇往无前。 不过这一时期的中国互联网,不管是网民和创业者都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备受质疑。很多人认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不会创造,不懂创新,只是在简单的模仿,真正诞生于中国的互联网模式仍未出现。尽管如此,人们也无法否定的是,初代互联网的这一批创业者的贡献。因为正是他们的敢为人先,将国外互联网巨头的模式带入中国,并进行了正确的特色化,才让中国互联网有了后来的精彩纷呈。 强者恒强 在去打胜仗的路上,我们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都抵达不了,但也或许,最终成为了连自己都没想象过的强大的自己,但无论如何,对于一个想要打胜仗的人而言,这些都不会是退却或出发的借口。创业也是如此,创业者带着可能随时被击败倒下的几分悲壮,描绘着自己想要寻求的江山。 走过了 2000 年到 2011 年,门户网站与 BAT 们来到了中国互联网的又一个开局。如果当初的流量还聚焦在 PC 端的话,那么从 2011 年开始,中国互联网第一批创业者将目光正式转移到了移动端。如果说以前大家都还能在各自领域相安无事的话,那么从 2011 年开始,事情发生了变化。 2011 年到现在,总结来说,是门户网站的不断式微凋零,而 BAT 也遭遇着后来者的种种挑战,每一步都走得都可谓是如履薄冰。中国互联网,终于走到了没有谁能成为一片孤岛的时代。这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微信的发布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流行。 一个人后来的命运轨迹或许从早期看出些蛛丝马迹。在中国互联网迎来移动互联网元年的同一年,也就是 2011 年,在当年的百度联盟峰会上,李彦宏告诉创业者,他认为应用为王指的也主要是 Web 应用。然而就在同一年,新浪微博的用户突破两亿成为中国社交网络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 面对新浪微博在移动端的猛烈打法,为何李彦宏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呢?其实李彦宏说那样的话,并非没有根据。2011 年谷歌从中国撤退不到一年,那时候和腾讯和阿里巴巴相比,百度面对着一个无比宽松的竞争环境,于是百度的营收增长也瞬间从不到 100 亿元,直升 700 多亿。对于百度而言,当时的竞争环境是宽松的。在当时中国的搜索市场,百度是独一无二的「顶流」,是掌握市场话语权的王者。 BAT 中的另外两家,阿里巴巴和腾讯则纷纷在入局移动端。阿里先后推出了来往、钉钉,也投资了众多社交属性的产品,但奈何不了拥有着 QQ 积累下来的终极流量的腾讯。尽管如此,通过「支付宝」和「微信」两个跨时代的产品,阿里和腾讯还是各自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强大生态,在互联网各个方面深耕和抢占自己的码头。作为互联网「顶流」的阿里和腾讯还携手改写了中国支付体系,将中国老百姓提早带上了「线上支付」时代的快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