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头疼······”这是多牛传媒COO鲁葳,在 2019 年 3 月接手人人网项目的感受。 庞杂的数据、年代久远的代码、叠床架屋的架构,这些对于程序员来说,工作量浩大,“比重新写个代码,做个新的社交产品难多了。” 难的不只是技术,多牛传媒董事长王乐也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坦诚“复兴”这款产品的难度。 外界纷纷猜测社交格局已定的情况下,人人网将如何重回巅峰时刻,复刻中国版FaceBook,续写2. 4 亿用户的辉煌? 很多人人网老用户和年轻一代,也在关注如今人人网的动向,以及他们预备拿什么核心武器重返社交赛场。 人人易主 人人网的价值在哪? “人人网最值钱的是它的亲密社交关系网。目前中国互联网,只有腾讯和人人两家公司,直接拥有这个熟人社交关系网络。”作为社交行业创业者,李蒙如是说。 此前,李蒙也动过收购人人网的念头。不过,不是重做人人网。“我想的是用人人网背后的亲密关系网络,来给我新做的社交产品导流。”在李蒙的规划中,人人网承担着引流的功能。 这类做法是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原人人网母公司)陈一舟最不能接受的。他说:“最怕人人剩余价值用完后被抛弃。” 同时期,也有巨头找陈一舟,开了更高的价格,但最终多牛传媒能收购成功,得益于他们想“复兴人人”。 多牛传媒董事长王乐和陈一舟是老相识,但见面从不聊人人网。直到因为陈一舟的一则声明,两人在日本谈到了人人网何去何从的话题。 陈一舟在声明里说:“我已经不再适合做年轻人的社交产品了。人人网,我最近用的少多了,虽然直到一两年前我还几乎每天登陆。我们做社交比较牛的同事,大部分离职了。虽然我认为他们牛,但你们不觉得,我也没办法······所以呢,谁来做?肯定不是我做。是公司内部牛人承包(可能性不大,万一做不成用户还是要骂······),还是和强大的外部团队、公司合作,都有可能!” 王乐感受到了他当时的有心无力和无可奈何。“Joe(陈一舟)对人人网的感情很深,想给人人找个好归宿。”王乐跟陈一舟是老交情,多牛传媒曾隶属于千橡互动集团。王乐曾参与打造了最早的中文博客平台、IT行业门户:donews.com,后在 2006 年加入千橡集团,成立DoNews+猫扑的资产组合形式冲击资本市场。随着美国第六代 SNS 崛起(也就是所谓的实名制Facebook),他参与到校内网(后更名为:人人网)的运营中。 2013 年,DoNews通过管理层收购独立运营,王乐成立了如今的多牛传媒。 哪怕是老熟人,陈一舟在谈收购期间,仍然不厌其烦,每次见面必问王乐:“你买人人网,要用来做什么?怎么做?” 在日本见陈一舟谈收购之前,王乐就有做社交产品的打算。这是基于公司业务方向的考量。他执掌的多牛传媒旗下有DoNews、电玩巴士、178, NGA、A9VG等媒体矩阵,年轻人是主要用户群体。怎么把这些年轻人更好地留住,且有效地形成生态,最合适的社区模式,是王乐着重思考的路径。 复活人人,在他眼里比重做一个社交产品划算得多。人人网最后一次公布用户数据,显示有2. 4 亿用户ID。王乐算过一笔账,其中至少有1. 5 亿的独立用户,从中唤醒10%,就是 1500 万。如今做社交产品,市场上平均每个用户的获取价格不低于 20 元,再考虑到留存率,“花 2 亿,也可能什么都看不见,打水漂。” 2000 万美元现金, 4000 万美元的股份,以总价 6000 万美元收购人人网,王乐认为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作为前社交创业者,旁观者李蒙并不认为这个价格划算,对于人人网,他心里的底价是“ 2000 万美元。超出这个价就没必要了。一个导流功能,这个价格是合理的。” 暂且不论多牛传媒购买人人网的价格是否虚高,但陈一舟终归是把人人网托付给了一个愿意将人人网延续下去的团队。 人人网是个命运多舛的产品,从王兴、陈一舟到王乐,三番易主。 如今的美团创始人王兴是真爱,苦于首次创业,经验不足没找到盈利模式,只能忍痛割爱。最后,王兴秉持着“纵情向前,既往不恋”的口号,卖掉之后就再也不看校内网一眼,即使陈一舟对外放出消息说,要把校内交给年轻人运营,王兴也无动于衷。 而人人网的第二任主人有功有过,“陈一舟对社交没有狂热。”这是李蒙创业时期,翻读陈一舟《情系人人》这本书三遍后,得出的结论。他认可陈一舟前期对人人网的改造,使其尽可能与Facebook协同的做法。但上市后,过多追随风口,做直播、金融贷款、二手车业务,没将核心业务社交守住,没能让人人网完成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是战略失误。” 在业内,人人网曾经有中国版“Facebook"的美名,人们一度以中国为什么没有Facebook来看待人人网的失势,这也是留给人人网第三任负责人的挑战。 千头万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