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初,审计部门发现“截至1999年底,中经开的总资产为151亿元,但是负债高达120亿”,而且存在资本负债损益不实、资产质量不高、违规使用财政资金、违规融通资金等各类违法违纪问题。 为避免被重组,中经开选择重新出发。接下来,中经开的管理层就把大部分精力转向证券投资“二级市场的钱太好挣了”。这个时候,另外一个猎物——东方电子出现了。 彼时的东方电子虽然偏距烟台一角,但是时任隋总雄心不已,同时在清华、北大等50多所高校启动人才招聘,尤其博士起手就是一套100平米的两居,外带20万元安家费。 短短一两年,1000多位青年才俊齐聚烟台,南大街食堂里人头攒动,毫不夸张的说,分分钟可以办起来一所小型理工大学。与此对应的是,东方电子在电力设备软件领域狂飙突进,利润连年增长50%。 1996年夏天,东方电子委托神通广大的中经开作为上市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果然,半年之后的1997年1月21号,东方电子如期在深交所上市。 中经开也是识货的主,它的胃口当然不满足于挣几千万的上市承销费。果然,从1999年10月至12月,中经开利用26个账户,动用7亿8资金,开始暗中吸货。在股价拉升过程中,中经开花样翻新,连续使出了三样秘密武器。 一是充分利用内部职工股。东方电子上市之初,流通盘只有区区的6000万股,即便全部买下也不过七、八个亿,中经开很容易暴露目标。更何况在1999年的“5・19”行情中,东方电子已经是一颗最耀眼的明星,39个交易日股价上涨184%。 直到1999年12月27日,东方电子2.3亿股内部职工股上市后,中经开才敢大肆吸纳,当天成交量就达3794万股,换手率超过10%。 东方电子造就了数百个百万富翁外,也彻底打开了中经开的胃口,短短个把月时间,拿下4000多万的股票。1999年东方电子中报显示,中经开下属的中经信大连实业合计持有东方电子2.1%,成为第三大股东,此后一路增持到2.24%。 二是公募基金高位接盘。紧接着,在1999年底第二轮网络高科技股行情中,东方电子再次成为明星,短短三个月累积涨幅达到181%。股票价格也从22元一举上涨到2000年2月17日的56元,中经开账面已经浮盈6个多亿。 但是,中经开的超盘手非常清楚,“火候差不多了,必须尽快出货。”要知道,东方电子从上市至2001年年初,4年来股价累计飙升超过60倍。 于是,两家公募基金粉墨登场。当然,中经开正是那两家基金母公司的发起人,而且中经开还是其中一家基金的上市推荐人和发起人。 有了这层关系,只要利益分割好,其他当然不是事。于是到了2000年中报之时,中经开就已经从东方电子的前十大股东中全身而退,而另外两家新进的公募基金成为了第六大、第七大股东。 三是通过炒股收入虚增利润。能让员工获得如此高的收益,而且连续2次配股也可以卖个好价钱,东方电子的管理层自然极力配合。 时任董事长、财务总监一行便将炒作内部职工股获得的15.95亿收益,通过虚开销售发票、伪造销售合同的方式,做成公司业务收入,进一步推高利润。 一个月后,2001年7月,东方电子先于大盘10天开始跳水,股价一个星期就跌掉40%,不过,中经开早已全身而退,大赚5.5个亿。 从此中经开名声大震,超盘手更是得意洋洋“没有券商敢在我们面前提什么做庄的事,他们那点小伎俩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 回过头来看,中经开操作时间之长,股价翻番幅度之大,就连日后赫赫有名的德隆系也望尘莫及,“中经开才是我国长庄的开山鼻祖。” 不过,中经开也有烦心事,那就是1998年中央启动信托投资公司的第五次整顿“让信托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与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 刚开始有传言“中经开将实业投资剥离给中经信投资公司,信贷资产则给资产管理总部”,但是马上又有消息传来“中经开要被关闭” 管理层大为紧张,一方面加紧高层公关,同时着手从地方上买一个壳,“保留中经开的实际内容”。 同为财政系统内的另一家信托进入了中经开的视野“收购21%的股权”。当时已经进入实质性的谈判,包括价格、付款方式都已经谈妥,不过到了2000年6月,中经开却被移交给中央金融工委管理,成了仅有的三家被保留下来的中央级信托投资公司。 中经开一下子乐疯了,马上不张罗收购了,顺手把那家信托公司的董事长给挖了过来,担任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