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马电单车CEO邱懿武则给出了一个数据,80%以上的共享单车订单,距离都是1-3公里。云马在今年初推出了ofo小黄车定制版电单车,数量不多,此次合作源于去年底双方共同的投资人的撮合。现在,云马推出了自己的云马出行,将在杭州试运营共享电单车项目。这位浙大工业设计硕士说道,“双方的关系,局部有竞争,局部又有补充。”
夏天正在到来,天气越来越热,几乎所有共享电单车的玩家都对这种自然界的规律性炎热抱有强烈的期待。他们一边尽最大可能投放更多的电单车到市场上,一边等待一种可能——天气炎热,用户骑自行车的欲望会降低,而电力驱动、不用骑的电单车将成为首选。 当然,他们也在等待,资本能和他们一起感受到这股热浪。 冷静的投资人 “大家采取的模式都是直营+招商加盟,VC进来可以让你瞬间做大。”邱懿武并不认为共享电单车会变成VC主导的行业,但他觉得,有VC支持会发展得更快。 COO严正生担任着租八戒对外活动宣传、重要合作和融资洽谈的工作,这位年轻敏锐、充满激情的COO,在看过一篇叫做《共享单车:资本局中局》的文章后,想方设法认识作者,因为他想联系到那些共享单车背后的主流投资机构。
尽管一再强调出行场景不同,但这些共享电单车玩家,对于融资依然期待着和共享单车同样的剧情——就像去年10月滴滴、腾讯的入局,让共享单车的融资势如破竹一样——他们也同样期待着某一个时间点,有这样关键的资本进入,来撬动整个共享电单车市场,引爆资本的疯狂。 可惜资本还很冷静。 多位共享单车的投资方向网易聚焦表示,不会考虑投资共享电单车。摩拜B轮投资方熊猫资本的合伙人李论认为,相比共享单车,电单车的需求没那么大,他和雲九资本沈文杰在看共享电单车项目的时候,建立了财务模型,结果发现维护成本实在太高,最后放弃了。 一位ofo的投资方则认为,共享电单车成本较高,不适合像小黄车一样大规模投放,而它3-10公里较长距离的出行场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导致它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对手会更多。 ofo的早期投资方之一,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也向网易聚焦明确表示,不看好共享电单车的发展。 从前文的表格中可以观察到,目前共享电单车领域的融资,还都集中在产业链上游公司的投入,真正主流的投资机构几乎还没有。网易聚焦经过了解,目前这些玩家均在积极和VC沟通,多数尚处在尽调阶段。 难算的经济账 在不同的电单车玩家给到网易聚焦的数据中,每辆车单日使用频次在6-10次不同,平均客单价在3元左右,电单车成本在2000元-3000元之间,如果都取中值计算,100天左右即可覆盖电单车的生产成本。
但在租八戒运营的校园里,一辆电单车日使用频次8次,严正生给的数据是成本3000元一辆的单车,每天每辆车营收二十几元,八九个月才能回本。 为什么盈亏平衡的时间点延长了一倍?因为高昂的运维成本,目前电单车的电池都需要人工更换,这决定了你必须在后台准确定位,然后为之付出大量的人工成本。 这还是在封闭的校园市场,若放到开放场景,回本的时间还会被延长。猎吧同时展开着半封闭和开放场景的运营,校园里5-6个月回本,而在城市,大概需要8个月的时间。CEO李青云直言运维成本的高昂,在电单车所有的成本中,运维成本占50%,折旧和其他成本占剩下的50%。 2014年7月猎吧就已经开始投放市场,早期电池电量计算很不准确,使用的时候没电,一旦停下来,电量就马上上浮,这让李青云感到崩溃,每天都要找到车,把每一辆车的电源打开,去试,“工作量太大了,实在受不了”。后来核心技术提升,这一问题才得到改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