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乐视超级电视第一任项目负责人刘超华先生做客砺石私董会,为会员分享了“乐视超级电视的峥嵘岁月”,这是一段真实的、极为珍贵、值得留存的历史记录。刘超华说,很多人说乐视是庞氏骗局,这甚为荒谬,他希望用这段亲身经历为乐视与贾跃亭正名。 大家好,我是乐视超级电视第一任项目负责人刘超华,感谢学辉的邀请,也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为砺石私董会的会员、砺石商业评论的读者分享“乐视超级电视的峥嵘岁月”。 2012年9月19日,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在“颠覆日”发布会上,宣布了乐视进军互联网电视行业。当时行业内外 “嘘”声一片,传统电视机厂家冷笑连连,乐视网的股价也应声下挫。就连乐视内部也有相当一部分员工不看好电视业务。 然而,仅仅时隔7个月,在2013年5月7日的发布会上,超级电视横空出世,震惊众人。之后乐视的大屏生态模式成为业界的丰碑,各大电视机厂家争相模仿。 随着2016年底乐视爆发资金危机,行业内外有“落井下石”的,有蹭热度的,更有说“乐视是庞氏骗局”的,这甚为荒谬。相信大家听了今天的分享,心里会对乐视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我今天分享的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乐视超级电视成功的第一保障是什么?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在超级电视背后有什么样的难忘故事? 一、超级电视成功的第一保障 1. 初到乐视网 2011年10月份,联想内部开始流传梁军即将离开联想的消息,但没有具体去向。11月份消息指向了乐视网,听到这个消息,我第一时间百度了“乐视网”,这才知道乐视网是一家在线视频网站。11月中旬,梁军找我谈话,问是否愿意和他一起去乐视创业,我当时毫不犹豫接受了邀请。 我于2012年2月正式入职乐视网。通过梳理乐视TV事业部的组织结构,我发现此时的乐视TV事业部只能用“极其混乱”来形容,公司竟然有三个独立的硬件团队,IPTV一个团队、OTT两个团队,三个leader被戏称“三大金刚”。虽然整个大团队规模不小,但是无法依据岗位名称凑齐一个完整的项目团队。为此,我对组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不看岗位名称,凭借技能上岗”。依照此标准,我将三大硬件团队拆散重组,诞生了乐视第一个完整的硬件项目团队。至此,乐视第一款智能OTT盒子才进入正式的开发阶段。后来负责供应链和质量的原联想同事,姜锋云入职乐视,开启了我们在乐视的另一段精诚合作之路。 2. 第一次见老贾 第一次见老贾,是在乐视网周日下午的业务例会上。老贾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和气、平易近人、记忆力超强,讲话充满激情和活力,丝毫没有上市公司老板的架子。每次讨论到OTT盒子项目,他首先强调的是:“你们之前一直在传统的硬件公司,来到乐视就要颠覆自己,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硬件”。不过,当时我们确实不知道怎么颠覆自己,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我们依然还是在follow联想的产品开发流程,乐视的第一个智能OTT盒子也是在茫然和探索中前进。 随着老贾在周日例会上,一遍又一遍讲述“用互联网思维来做硬件”,我也逐步学习到PV、UV、ARPU值等互联网词汇,听到了以用户为中心和极致体验等乐视的核心产品理念。也是在周日例会上,老贾一直强调我们需要将“消费者”改成“用户”,这不仅仅是在口头表述上,而且要成为乐视文化的一部分,要落实在工作当中。这些让我渐渐明白了老贾为什么是乐视团队的灵魂。 3. 研发核心团队日趋完整 2012年6月,老贾在一次内部高层会议上,突然讲乐视要做电视,所有人,包括梁军和我都面面相觑。我们整个硬件团队没有丝毫准备,潜意识上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当时我们的精力主要放在OTT盒子上。 此后,在老贾的强烈督促下,我们开始扩充研发团队。负责电子设计的刘松、负责BSP的李强以及负责UI设计的黄滔等骨干先后入职,他们也都带来了核心团队。但是,这几位干将和我们一样,没有任何的电视开发经验,都是手机业务出身。 同年7月,我从冠捷挖来了一位结构技术专家庆世明,他也是乐视第一个从事过TV开发的专家。后来,随着电子、BSP和UI团队先后吸收了TV专业的技术人员,我们终于在“9.19”之前组建了一只相对专业的TV研发队伍。
冬冷夏热的大网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