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UGC(用户原创内容)平台对于产品的发展极为重要,不单能让企业拥有跑马圈地的资格,也决定了其能否坐到互联网第二阵营的牌桌上。作为交互设计师,应该要有这种认知。 很多人觉得做UGC,那产品本身需要多少带有SNS的原始属性。其实并不是,在专业主义引导下产品的市场、人群定位,本身就能把握住构建UGC平台的目标人群。因此虽然“为谁而做?”是构建UGC平台的重要组成,但在这不是主要问题,而“如何去做?”则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这个问题从年初便在我脑海中徘徊,查过一些资料,也对去年年底各家大公司的大数据分析报告做粗浅研究,但始终没找到真正要点。直到这几个月先后看了几本书和一些文章,才明白自己陷入某种困境。可以说是职业带来的认知偏差,作为UX设计师,在理解具体需求后,要做的就是在最精简的情况下,将交互逻辑整理出来,这难免就进入具体事情具体做的状态。但在尚没有具体的需求的情况下,去做一套万金油式的交互逻辑,是件难办的事,就像凭空打拳,即使使出最大的力,也不会有影响。 所以在跳出这个认知误区后,开始思考一些可以满足构建优质UGC平台的条件和原则,并尽己所能,让这些条件原则更简单通俗。 满足构建优质UGC平台的5个条件 条件1:在UGC平台构建前,用户的基本需求能得到满足 如果产品连自身核心的功能都没有构建好,用户的基本诉求都没有得到有效满足,那去谈论构建UGC平台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连用户都没有,那怎么会有用户原创内容,这道理很简单,但要做好也要花大量时间。 条件2:要有一定基础的用户积累 要有一定的用户积累,举个例子做侧面说明。17年年初在开发一个新零售项目时,上级想要做一个线上三级分销的方案。但事实上这个产品刚放到平台上,后台数据显示的订购人数也将将一百多。反馈给上级的意见是,现阶段基础用户并不多,而三级分销本质上是通过一定条件来触发口碑营销,与其过多的投入到这种见效慢的策略上,不如做简单的线上下推广,等积累一定的订购用户后,再做三级分销,效果会明显好很多。做优质UGC平台,有着相似的道理,并不是说有用户就足够,还要有一定量的用户基础。 当然,这个条件是对大部分想要做UGC平台的企业都行之有效,但如果企业有足够的财力和时间做焦点小组、垂直场景测试等一系列前期的规划,那也可以直接把构建UGC的计划加到项目开发的进程中,再或者企业本身要做的产品就带有SNS属性。 条件3:要尽可能拉大用户的表达空间 好比微博,在16年将140字的限制拓宽到人人都可以发长微博。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发长微博,因为那会压缩用一部分用户的表达空间,发文章的人会累,看文章的人也累,相当于将微博从一个高频的产品变成一个低频产品,会减少日活跃量。现今又允许用户发布长微博,是因为用大部分用户已经养成了发短微博的习惯,并不会因为开通长微博而改变自己的习惯,而那些需要发表长微博的用户,也能通过长微博进行高质量内容的输出,也相当于拉大了用户的表达空间。 条件4:要为用户间的沟通创造空间 这条不好做到,是因为至今没有找到最优解。一个平台的用户越多,那这个平台就越接近这个社会本来的面貌,尤其是在互联网条件下,很多人性的一些不好的地方也会被暴露出来,很多在生活中需要克制的地方,在互联网上没有这样的意识。在《村落效应》里有讲到这样一个实验,一群受试的孩子被分成好几组,每一组其他条件不变,唯一不同的是,有的小组有实验人员看着,有的小组则没人看着。 实验的结果显而易见,有实验人员在的小朋友间更礼貌,也更懂规则。这也是现在大部分社区选择的策略,会有一个或者几个管理员日常监管整个社群,这样不好的是,管理员太过集权化。 还有一种则和Dribbble的策略差不多,通过给一部分优质用户发放邀请码,让用户去找优质用户,这里面有个先决条件,Dribbble本身就是一个权威性很强的社区,用户可以通过Dribbble达到某些诉求,所以也愿意为邀请码付出一些代价。当然每个群体都有相对应自己最优的策略,因为这本质上就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还需具体事情具体做。 条件5:建立良好的酬赏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