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有趣的一点是,它在「我的信息」这个页面,同时有「登录」和「注册」,我觉得这个设计还蛮不错的,从布局来说两个按钮位置放得下,也能够把注册和登录不同的人群分开,让各页面的元素更合理。
同时有「注册」和「登录」选项 在获得短信验证码之前,还需要做一次图片验证码的填写,这个非常不理解。用了手机验证,「防作弊注册」应该没有那么严重吧?是出过什么事故有难言之隐,还是说是PC上遗留下的思维?这样多一个步骤让用户输入,没有比较合理的理由是比较严重的设计问题了。
图片验证码 6.滴滴出行-O2O 所有测试的产品中,嘀嘀出行是最「移动化」的登录。不需要注册,也不需要密码,只用手机验证登录。 对于一款打车软件来说,手机号码是必要的东西,其余都可以变化甚至不需要的(支付方式虽然必要,但可变)。 而滴滴出行并不太需要「用户账号的粘性」——换了手机号,肯定会换滴滴的账号;没有换手机号码,则可以随意换手机硬件,反正使用App的当时一定是能够收到短信的。
仅能通过手机验证登录 甚至滴滴出行的初始界面都不是注册登录,而是地图主页,当你选择目的地后再弹出手机号码登录。虽然可能违背用户习惯(「需要支付,肯定需要账号,没有账号,就需要注册」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念头),但是整体来说我认为「鼓励用户使用滴滴出行」的优先级是最高的,先用,后注册是比较符合这个优先级的设定。
产品首页 7.手机淘宝-电商 点击登录,焦点直接在账号栏,使4s的键盘直接阻挡底部的「注册」按钮,如果是一个使用经验少的用户,可能直接都找不到在哪里注册。
默认打开键盘,遮挡「注册」按钮
注册按钮在底部 在所有调查的电商类产品中,只有手机淘宝需要先登录,再浏览商品。其余产品的初始页面都是产品主页。这里应该是因为淘宝的受众太广,提前注册一不会引起反感,二是这样能够不中断购买体验,更好的让用户剁手。 在注册成功后,会给注册手机发一条成功短信,作为电商来说,这一点还是挺增加用户信任和好感的。 8.知乎-内容 知乎的注册也有邮箱补全,而且比微博的更美观一点。
更优雅的「邮箱补全」 知乎的用户名是「手机」或者「邮箱」,若输入手机,点击「注册」按钮,然后获得验证码。从用户习惯来说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却存在一个「安全隐患」——你并没有告诉我点击「注册」会发送验证码,验证码是什么?会不会收费?而其余的产品按钮名称都是「点击获得验证码」类似的,在点击的时候用户已经有了心理预期,收到验证码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知乎这里却不一样,会有一种「强制性」的错觉。解决方案可以是检测到输入的是十一位数字自动修改按钮文本,这样既解决这个问题又让用户觉得体贴。
如果输入手机号码,「注册」按钮文本显得不合适 谈到知乎,顺便就说说知乎日报。 「知乎日报」作为「知乎」旗下的子产品,却和「知乎」完全独立。其中的收藏、点赞完全不同步不说。甚至「知乎日报」都无法用「知乎」的账号登录(只支持新浪和腾讯微博登录)。 在「知乎日报」中点击查看完全讨论,会跳转到「知乎」,而且需要重新登录「知乎」的账号。 就算想让「知乎日报」的用户不受「知乎」用户的影响,收藏和点赞单独划分,至少账号是能够通用的吧……不太理解知乎的意图。
知乎日报仅支持微博登录 9.Lofter-内容 Lofter点击登录和点击注册,跳转的是同一个界面,都是显示四种登录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