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种潜意识的夹菜与我们潜意识的消费是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消费中,我们常常去喜欢买自己偏爱的那种牌子的物品,正如我们在菜市场看到有那么多卖烤白薯的,却通常是去买同一个人的;我们常常专著于某一家鞋店,某一家小吃店,或是某一家理发店。对,这是顾客的忠诚度。同时,这也是潜意识消费。 潜意识消费的前提:必须有扎实的顾客忠诚度。双方之间必须有一个支点,就是感情。其作用是,以感情作为支点,架起经营者与消费者一种默契的交流状态。 潜意识消费大约有以下特点: 习惯性:长期的思想积累,成为了一种消费习性; 排他性:由于感情作为纽带,潜意识在心理形成一种消费的欲望,从而在忠诚度较高的消费场所消费的要多一些,形成了对其他消费场所潜意识下的排他; 模糊性:整个长期的消费过程是消费者在清醒与模糊中完成的; 记忆储蓄性:像潜意识的特点一样,潜意识消费也具有记忆储存性,并且,这是一种人的“首席消费指南”。 边缘综合性:它是在经济学、心理学、商业学、社会学、计量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暂且这样说),是一种边缘又综合的又一市场研究主题之一。 实用性:市场营销学的一切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反过来,它又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针对性:潜意识消费的面广,是针对消费者与销售方的一种互相依赖,互相生存的一种技巧。 哈佛商学院杰拉尔德(Gerald Zaltman)教授最近的实证研究表明95%的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认知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里。关于潜意识消费的研究,我们要从两个层面来入手,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消费者与销售方。消费者,包括个人喜好,习惯、思想、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等主观性方面。销售方,包括服务、信誉、展示、产品功能等。此外,外因部分包括社会评价、舆论引导、宏观政策等。 3、潜意识消费的行为机制不论是营销产品,还是营销自己 首先要了解人的行为机制,这些只是利用管理心理学知识,进行营销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并不是全部。 (1) 76秒冲动窗口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购买冲动,只会持续76秒,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不能完成购买,冲动就会消失;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压缩购买流程,帮助顾客完成下单动作;你也可以尝试用这个时间窗口,向他人表达观点,或是在求职中推销自己。 (2) 亮度的“阈下意识” 我们每个人的感觉都有一个“阈值”。以视觉为例,亮度低于“阈值”,肉眼就无法看见;但在“阈下”,我们的潜意识仍然可以察觉,称为“阈下意识”,并且影响我们的判断。聪明的商家会合理利用这点,比如,乐之饼干的包装图案隐藏着“SEX”的字样,从潜意识层面促进顾客购买。 (3) 时间的“阈下意识” 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同样拥有“阈下意识”;一幅画面,如果在我们眼前闪烁的时间很短,肉眼无法看见,但“阈下意识”可以感知。比如,如果你希望你的产品能传递“关爱”的感觉,就可以在广告片的空隙处加入浅浅的“LOVE”字样。 (4) “情绪启动效应” “我们先行产生一种情绪后,后面的行为也容易蒙上同样的情绪色彩。”因此,你可以在营销时先进行情绪渲染,给顾客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样,当你与别人交流时,也可以先进行必要的情绪铺垫,这样别人会更乐意接受你的观点。 (5)“蔡格尼克”效应 意思是说,“人有一种完成完整加工的本能”,也就是说我们趋向于把碎片自动拼合。“蔡格尼克”效应可以与“阈下意识”捆绑打组合拳:比如,在“阈下”关联印上嘴唇的图形,“阈上”用语言暗示,假设是“吃爆米花”,那么看的人就会自动把信息补全:你家的爆米花吃起来很可口。 启示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