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 - 轻松上网从此开始!

上网第一站

当前位置: > SEO >

互联网产品设计背后的心理学06:利用“执行意向”影响自由意志

时间:2017-10-11 12:08来源:我来投稿获取授权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www.swdyz.com不承担连带责任,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删除。投稿如果是首发请注明‘第一站首发’。如果你对本站有什么好的要求或建议。那么都非常感谢你能-联系我|版权认领
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文章就来聊聊执行意向是怎么影响自由意志的。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认知革命从冷认知转向热认知(关注动机、情感关系),出现了大量关于目标以及目

  心理学产品设计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文章就来聊聊“执行意向”是怎么影响自由意志的。

  

互联网产品设计背后的心理学06:利用“执行意向”影响自由意志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认知革命从“冷”认知转向“热”认知(关注动机、情感关系),出现了大量关于目标以及目标定向行为的理论和观点。从相似性出发,可以将其归为两类:一是目标内容理论,二是目标追求过程中的自我调节理论,该理论关注于人们如何克服实施目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尝试解释自我调节策略在目标对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作用,笔者尝试利用未来绑架+执行意向来影响用户行为,让用户完成软件升级,app评分,反馈需求等行为。

  本文金字塔结构如下图所示:

  

互联网产品设计背后的心理学06:利用“执行意向”影响自由意志

  一、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实验1:未来绑定实验

  (1)实现描述。研究者请受试者思考一份提案:为了控制石油的消耗,每加仑油价应当上涨20美分,一半受试者看到的提案是这项提案应该立即执行,另一半受试者看到的提案应当四年后执行。

  (2)实验目标。当需要说服人们改变行为时,是让他们立刻做出改变,还是让他们将改变放在未来的某个时段(这种改变需要从根本上对用户有好处),这种差异对用户的行为和决策对用户会产生哪些影响。

  (3)实验结果。看到立即执行的那组研究对象只有26%的人支持提案,4年后执行组中,40%以上的研究对象支持油价上涨。行为科学家托德.罗杰斯与马克斯.巴泽曼还在慈善捐款和健康生活领域做了类似实验,均得到类似结果。

  实验2:美国大选投票实验

  (1)实现描述。如何影响美国选民的投票行为,研究人员戴维.尼克森和托德.罗杰斯进行一系列实验。通过提前拜访有资格的选民,为其提供几套不同的动员信,来观测2008年总统大选中,选民的行为改变。

  标准版动员信。提醒人们大选即将来临,投票是一项重要责任,借此鼓励人们参与投票。

  自我预测版动员信。内容与标准版一致,增加了一个问题,问人们是否愿意投票,并预测自己是否会参与投票。

  投票计划版动员信。与自我预测版一样,为愿意参与投票的用户增加了三个问题,你会在什么时间投票?你从哪儿出发?你预先会做什么准备?这几个问题可以帮助用户预测和规划投票当天的活动具体计划。

  对照组。研究人员没有与拥有投票权的用户有任何接触。

  (2)实验目标。通过对比观察四组信息,分析执行意向对投票结果的影响。

  (3)实验结果。投票计划版最有效,选民实到率比对照组高处4个百分点,当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合格的投票人时,投票计划版效果比观测组实到率高出9.1%。

  实验3:流感育苗接种实验

  (1)实现描述。行为科学家凯瑟琳.米尔克曼和同事们在一家可以免费为员工注射流感育苗的大型公司展开了一项研究,在这个实验中,所有可以打育苗的员工都受到了一封提醒信件。

  第一个版本,通知邮件,无需员工填写信息;(观测组)

  第二个版本,员工需要写下他们准备打疫苗的日期;

  第三个版本,要求员工不仅要求收件人写下日期,还要写出具体时间。

  (2)实验目标。观察用户填写执行意向后,用户行为是否发生改变,执行一项与执行细节计划是否相关。

  (3)实验结果。填写日期组比观测组实际接种比率搞出1.5%,填写日期和时间组比对照组实际接种比率搞出4.2%

  二、实验原理

  ”立刻马上“,“不远的将来”和“遥远的未来”在人们心中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距离当下越近,人们越会从是否“愿意做”角度去思考是不是改变行为,而距离当下较远的将来和未来,会让人们从是否“应该做”角度去思考问题,决定未来是否应该做出某些行为。

  执行意向(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最早由Gollwitzer(1993)提出。该概念自提出至今20多年来,在实验室、健康、教育、环境、宗教等领域中都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执行意向是行动阶段模型(the model of actionphase)中一个核心概念。行动阶段模型认为,目标追求过程可由四个不同的但又连贯的阶段构成。在每一个阶段,人们都面临一个在质上有区别的任务,每一阶段任务的顺利完成才能导致目标的实现。

  第一是前决策阶段,个体依据通达性(accessibility)以及渴望性(desirability)的评价标准对各种欲求(wish/desire)进行评价,以决定是否将某个欲求确定为目标,即形成目标意向(goal intention);

  第二是前行动阶段,个体针对目标来制定一个关于时间、地点以及如何来执行行动的计划,即形成执行意向;

  第三是行动阶段,该阶段目标定向行为将导致预期的结果;

  第四是后行动阶段,个体通过比较达成的结果与自己原本的期望来评价目标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布者资料
第一站编辑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2-05-22 19:05 最后登录:2014-08-08 03:08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