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男一听勃然大怒,直接在会上指责那位技术人员,“哪有这样回答问题的?你马上给我从华为离职!”那位员工不知道哪里说错,当场就吓傻了,其实,李一男的真正意思是要准确地回答到零下25度。 单飞创业,成为人生一大转折点 2000年,为了解决老员工和机构庞大问题,任正非鼓励员工内部创业,但需与华为签订君子协议,“只能作为华为产品代理商,不能涉及产品研发。”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李一男也递交了辞呈。有人说是人事关系的问题,有人说是业务方面的分歧。总之,李一男毅然决然带着华为给的1000万元分红和设备前往北京,成立了港湾公司。 刚开始,李一男遵守协议,只销售华为设备和自己的产品,但他哪里甘心只做池中之物?很快,李一男就从华为研发部门挖人。 当时,华为还在ATM(异步传输)与IP(同步传输)两种不同技术上举棋未定。但李一男坚定地选择了IP方向,推出IP-DSLAM宽带接入设备。 正是这一决策使港湾很快形成先发优势。2002年其营业收入还只有2.21亿,2003年已经增长到了6.78亿元,增长率超过200%。 本来,李一男计划当年年底到纳斯达克上市。不过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又收购了另一位“老华为人”创办的、专供光传输设备的钧天科技。 “乖乖,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还胜利会师了!”当时,华为最大的利润来源就是程控交换机与传输。显然,李一男这一步触碰到了华为的生存根基。 尤其是在宽带IP产品领域,港湾网络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8%,而华为也不过10%-15%,二者形成了全面竞争。 为此,2004年,华为专门成立了“打港办”,“不惜代价,从各个领域封杀港湾。” 一位前港湾员工回忆在山东市场的遭遇,“刚开始报价60万元,结果华为员工听到消息之后一下子杀了进来,报出了20万元的超低价,无奈之下只有降到15万元。” 这个时候,华为的销售急了,直接跑到客户的办公室里,“对方15万,我们出10万,对方10万,我们就=出5万,反正这单子必须拿下,否则回去后连办事处都要被撤掉!” 胆大的怕不要命的,华为就这么反败为胜。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4年,港湾谋求上市时多次接到数据造假的举报,上市这一步,李一男迈了4年就一直没有迈过去。 创业投资再创业,却身陷囹圄 结果2006年,华为以17亿收购了港湾,李一男回到华为。 两年后,李一男,再次离开。至于这一次离开的原因,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是李一男的办公室透明玻璃朝外,客户来时看他如同观看动物园熊猫似的。 此后,他先后去了百度、中国移动的12580。李彦宏给予了高度评价,“全世界能做百度CTO的人不超过三人,李一男就是中一位。” 然而,李一男没能超越在华为时期的辉煌。尤其是苹果智能手机的崛起,使客户服务呼叫中心模式黯然失色,12580就成了一颗流星,稍纵即逝。 此后,2011年,李一男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到金沙江创投,从创业者转为投资人。 这段时间,李一男最耀眼的成就是参股的数字天域借壳杭州“新世纪”在中小板上市。按当时的股价,李一男掌握的股票价值高达9.6亿元,而他当时的原始股权成本仅300万。 不过,2015年4月7日,李一男在微博上宣布再次创业,这回是创办牛电科技,并担任CEO,“要用最好的材料与最尖端的技术去打造一款中国最牛的电动车。”李一男说这是他最后一次创业。 而且,很快就拿到了5000万美元的融资。2015年6月,牛电科技推出的第一代产品小牛N1 登陆京东众筹,5分钟筹资额破500万元,13分钟破千万,最后创造了7200万元的神话。 6月1日,李一男带着他的小牛电动车在751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亮相。 本以为就此一飞冲天。可是谁能想到两天后,在深圳宝安机场停机坪出口走廊内,刚下飞机的李一男就被警方带走了。后来因内幕交易,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不过,十余年前,他创办的港湾网络销售额就曾达10个亿。坐拥如此巨额财富,却因几百万的小笔投资卷入内幕交易风波,有点说不通。 业内人士分析,以在华为、百度、移动等顶级公司身居要职的经历来看,李一男要资源有资源,要人脉有人脉。尤其是在金沙江创投担任合伙人时更是身处信息的最中心地带,算是投资老手,真要内幕交易或许有更安全稳妥的方式,不至于留下明显的把柄。 所以,有人说李一男太狂妄,根本不屑于去了解证券交易的相关法律,才是悲剧的根源。 当然,李一男还有机会,他才47岁,任正非创业时43岁,褚时健74岁时才有了褚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