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从运营的角度来讲,有一些新品可以在网上试销,以此来勘测实体店面每件货物的售出、周转的数量,以及在货架上停留的时间,甚至是客户在线下对各种各样的东西购买记录,这就像线上被点击一样,被精确地获得。即使是在线下,商家也可以实现店面数字化的销量预测、统计等等,还可以相互地清库存和周转。 腾讯科技:您会给这种模式的成熟下一个预判吗?比如说经过多少年以后,OMO会成为比较成熟的模式? 汪华:OMO在最近一两年会在一些集中的领域,由比较大的公司推动起来。再往后面发展,OMO会随着基础设施的成熟,包括移动支付、前段物流配送体系、供应链的升级等,逐渐发展起来。 某种意义上来看,之前所说的C2M这些概念,其实都可以逐步地融合到OMO里面去,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允许越来越多实力不那么强的玩家在各自更小的领域里面实现OMO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再往后的发展,就可能像当年出现手机打车或者外卖一样,出现一些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不是原有行业自然延伸的一些全新场景。其实在我看来,比如说摩拜单车其实就是OMO的雏形,但它不是以前任何模式的升级改造,而是因为新的能力造成的一个全新的场景。 当然,OMO发展还需要一些模式和技术的探索,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而从第二、三年开始的话,基础设施的完善会促进OMO快速发展起来。 腾讯科技: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来看,OMO会对整个经济带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汪华:这相当于是互联网再造,其实就体现在OMO上,如果中国整个经济实现消费升级或者是实现效率的提升,效率和市场的提升,其实本质上就是整个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科技都与整个中国所有商业和消费场景的再造。 腾讯科技: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大范围普及,是否决定了OMO将会是又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否有借鉴意义? 汪华:OMO这个模式中国绝对领先全球。因为OMO在中国其实是很聚焦的,在其他国家发展较难。首先是前段的优势,比如移动支付中国领先欧美很多,另外欧美国家人口密度低,很多服务没办法像中国这样进行有效部署。 另外,欧洲是一个特别分散的市场。中国的移动支付,比如说中国的很多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是由巨大的市场总量养起来的,组织出这样的基础设施是需要研发、后台和成本,特别小的市场是没法单独的分摊。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一些不完善的部分,恰恰是带来改变的机会坐在。比如日本的电商做不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的线下零售体系其实已经很完善了。 另外,在中国有一个特点,无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传统行业基本都处于第一代、第二代创业者,这就使得中国很多线上线下的创业者更有野心和活力,核心创始人有决策权去对公司进行转型的推动。在我看来,欧美基本上是第三代、第四代创业者,本身意愿较弱,其次很多公司已经不是创始人公司,而是公募公司或股权分散到一定程度,在这样的环境下,推动变革还是比较难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