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的竞争对整个行业有利的,但竞争激烈的领域,对手的水平也“水涨船高”。
前几天看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各大银行的APP都做的这么差劲? 很多人都纳闷,对呀,创业公司的APP体验都不错,为什么到了银行、中国移动这些大公司,做个像样的APP就这么难? 难道是预算不足?很可能不是,因为这解释不了穷的叮当响的创业公司都能把APP做的特别好。 究竟是为什么? 很多人都强调互联网创业公司有“不断迭代”的产品思维,而银行落后的工业思维往往限制了他们的“精进”精神。 但这些都是表面原因。我们需要知道问题的本质——银行之间竞争的是什么? 其实,各大银行为了争夺客户,比的就是“产品”,比如提供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更高的存款利息和更低利率的贷款服务。 有人会有疑问了,“那不对呀,APP也算是产品,你怎么没说?” 产品至少有一项职能,引流或创造利润。那银行APP算不算产品呢? 很可能不是。各银行的APP作为一个仅仅替用户省麻烦的工具(意味着不创造利润),且使用者都是既有客户(意味着没有引流),虽然以产品的形态出现,但却不属于产品的范畴。 因此,只向外提供价值却不向内创造价值的银行APP,并不算产品,也就不在银行的竞争范围之内,而一旦缺少竞争 ,做的差劲也就不稀奇了。 反观互联网创业公司,却如此重视“细节”“体验”“交互”,因为它们首先要拼的就是APP这个产品(引流或创造利润),如果体验不好,用户完成卸载只是一秒间的事。如此挑剔的用户、这么多的竞争对手,不断激发并抬升着APP市场的整体水平。 因此,商业是受竞争驱动的,产品或服务的表现,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性能体验普遍较好,表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相应地,若普遍较差,那就是市场还没有充分竞争。 《枪炮细菌和钢铁》一书中提到的关于竞争的例子很生动: 为什么非洲有数不清的大型哺乳动物(比如大象狮子等),而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却少的可怜? 是的,在最初统治地球后的几百年内,人类发起了一场又一场浩浩荡荡的捕杀行动,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因此而灭绝。但可疑的是,非洲的大型动物却躲过了一次劫难,成功繁衍并生存到了现代。 这是为什么? 实际上,这是动物与人共同进化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人类起源于非洲,狩猎文明也发源于此。但在几百万年前,人类的狩猎能力很低级且提高的很慢,这一慢不要紧,动物们就有足够的时间逐步进化以应对人类的挑战——它们为了躲避捕杀变得更快、更锋利、更凶猛。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因为没有人类的挑战,当地的动物安安稳稳地生存繁衍了几百万年。 这样,当人类发展起航海技术并移民到澳洲时,人类已经进化百万年的狩猎技术直接面对没有经历过猎杀的大型哺乳动物,最终导致它们的迅速灭绝。 因此,长期应对竞争的非洲动物能一直和人类对抗到当代,而缺乏必要竞争的澳洲动物面对强大的人类只能坐以待毙。这是接受竞争和缺乏竞争的鲜明对比。 这就是我想说的,在商业世界中,你很难在与竞争绝缘的环境中获得快速提升,若竞争不充分,整个行业的水准都普遍较低(就像没有竞争的银行APP),若竞争激烈且充分,自然也就抬高了行业水平和准入门槛(就像创业公司的APP)。 所以,当你问为什么市场上xx做的普遍不好时,你其实在问的是这个行业的竞争性强弱。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烂片这么多?其实是好电影之间的竞争不充分。(这很反直觉) 因为中国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的不是导演、剧本等。而是在比“制作速度”。 斟酌剧本、找顶级导演,花费多年用心浇灌出来的良心电影,也许最后换来的票房还不如一个有小鲜肉加盟的烂片。 所以,在中国这个“人傻钱多”的市场,人们很容易失去耐心,为了快速圈钱,多数影片将制作周期大大缩短,改用高价聘请小鲜肉以保证票房。 所以,当速度而非品质成为驱动电影的主要因素时,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平都在下降。这也是缺乏竞争的结果。 银行的APP、中国的电影一直做不好,实际上这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没有被竞争激发起足够的动机。 银行之间比的是产品,你很难让它去重视APP,电影已经比速度了,你也很难让它去重视剧本、导演等真正重要的东西。 因此,充分的竞争在任何领域都是有必要的,因为竞争有利于激发动机,抬升行业整体水平;相反,缺乏竞争只会让行业标准慢慢降低。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