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奶茶品牌的遍地开花,咖啡的市场要安静许多,如果没有瑞幸和连咖啡的搅局,以星巴克、Costa、Coffebene、麦咖啡等几大品牌形成的“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维持下去。 升级的奶茶和降级的咖啡 市场因需求而变化,对新需求的捕捉、挖掘和对应的产品创新,就会衍生新的行业或者导致现有行业的革新。无疑,奶茶和咖啡行业的变化都属于后者,但在玩法上,二者互取所长,最终也会在一个战场上交锋。 奶茶的动作要更快些,早在 15 年,以喜茶和奈雪の茶为代表的新型奶茶店就已开始布局,在产品和环境上进行升级。在以Coco和快乐柠檬等街店为主导的奶茶江湖上,很快掀起了腥风血雨。喜茶和奈雪の茶都被冠以“网红奶茶店”的称号,何谓“网红”,即颜值和调性的拔升,背后是设计美学的塑造。 本质上而言,行业升级的核心在于赋予奶茶饮品之外的附加价值。新型奶茶店试图通过产品和环境的包装来塑造品牌的质感,构建文化属性,加深情感粘度。这明显是向咖啡店靠拢的节奏,抛开产品属性不谈,从店内装修质感到客单价,走轻奢路线的奶茶品牌已不断逼近连锁咖啡店。 相较于奶茶店,咖啡店更具有天然的文化气息,经过文艺青年的传播带动,咖啡店在人们心中是休闲、浪漫、慵懒的文艺气质。随着星巴克、Costa等大型连锁品牌的推广,咖啡店也具有了时尚、商务的人群认知。加上咖啡店较高的价格过滤,让人们在泡咖啡店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身份归属和社会地位自我认同感。 文化属性赋予的品牌价值和客户粘度,正是升级中的奶茶品牌所需要的。而奶茶店的大众消费属性,也是互联网咖啡想要的亲民感。 “互联网+”的潮流已袭来好几年,为外卖而生的餐饮店数不胜数,咖啡行业最近才赢来了瑞幸和连咖啡的破局。这是咖啡行业反应迟钝吗?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咖啡消费市场的特性——以场景化消费为主导。在茶饮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咖啡这个舶来品还不足以成为大众日常消费品,于是咖啡消费分裂为两大类市场:一个是以主打文化场景的咖啡店,一个是主打功能性饮品的速溶咖啡。 随着饮品文化的多元化,奶茶、果汁、酸奶等早已成为随处可见的大众消费品,但咖啡店依旧沿袭了其较为高冷的格调,动辄 30 以上的单品价格也将一大部分消费者拒之门外。 互联网咖啡要做的,就是打破原有的市场边界。连咖啡单品咖啡定价 20 元左右,瑞幸为24- 27 元,二者的定价既承接了原有咖啡消费者,又开拓了更为大众的消费人群。外卖推广在某种意义上剥离了传统咖啡店文化场景的属性,进一步凸显咖啡作为普通健康饮品的功能属性。补贴赠饮式的营销,更是模糊了咖啡与奶茶的调性差别,更具大众消费品的亲民感。 卖奶茶的不想只卖奶茶了,卖咖啡的想普及更多的人群,升级与降级终于走到了交叉区间,饮品行业的混战才刚刚开始。 谁才是新零售的代言人 无论是调性升级的奶茶店,还是自降逼格的互联网咖啡店,都披着新零售的闪亮外衣进行宣传,但到底谁更具备新零售的特性呢? 新零售的概念由阿里在 2016 年 10 月份云栖大会上提出,紧接着 11 月份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可见无论商界还是官方都认为实体零售行业转型势在必行。对于新零售的看法,二者都提出了线上线下融合,结合物流和信息智能化等方向。 根据今年《阿里研究院新零售研究报告》的最新定义,新零售是指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可见,数据驱动是新零售的核心,而大数据是未来方向也成各界共识。就这一核心而言,无疑互联网咖啡更具备优势。 奶茶行业的消费升级,虽然在消费体验上下了功夫,但依旧没有摆脱传统零售的路线,无论产品、服务还是环境场景,星巴克等连锁咖啡店都已经做到了极致。而唯一能建立数据库的会员系统,奶茶店也只能拿到线下的数据,线上普遍依托于外卖平台,无法通过线上系统抓取消费数据,并和用户产生互动。 说白了,大部分餐饮行业的线上外卖无非是给美团们做了嫁衣,丰富了人家的数据库。 餐饮行业是众所周知的竞争壁垒低,尤其是连锁品牌更依托于规模化的市场扩张,如果不依赖于加盟去赚加盟商的钱,想靠直营建立品牌占领市场,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背后终究还是资本的角力。大家都在同一个赛道上竞争,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厮杀战。 互联网咖啡的介入方式,并非单纯的新模式新玩法,本质上是基因的革新;也并非只想在潜力庞大的咖啡市场分一杯羹,所图还在于占据未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其关键就在于绕开了外卖平台,自建线上点单入口,和三方物流建立独立合作关系。因此可以直接抓取用户消费数据,建立精准到个人的数据库,再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围绕用户需求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