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瑞幸咖啡为例,一面大肆开线下门店,一面构建线上外卖系统,看似只是多了线上业务,补贴式的营销推广还丢失了传统咖啡店所具有的调性。那如果传统咖啡品牌及时跟上线上外卖,是否就能让它白忙一场呢?比品牌,比资金,比产品积累,比文化积淀,瑞幸丝毫不占优势。 就在 8 月 2 日,感受到危机的星巴克终于作出反应,牵手阿里,在上海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星巴克将借助饿了么的配送体系,作为回馈也会奉送自己 700 万的会员信息。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和阿里合作,高调宣传的背后,不免有迫于形势的无奈。 作为咖啡业头号种子的星巴克, 99 年进入国内,目前已开店超 3400 家,对中国咖啡市场的教育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星巴克始终有两大坚持:一是定位中高端,走凡勃伦路线建立品牌和拓展市场,只在 400 万人口以上城市开店,从未设立子品牌进行下沉切入大众市场。二是专注线下消费场景,即便电商和外卖如火如荼,依旧以门店为主,不断做重做深。 有趣的是,星巴克一直没做的,恰恰就是互联网咖啡正在做的,某种意义上,互联网咖啡是踩在星巴克肩上入局,但又做了更具开拓意义的革新。星巴克一步一步打下的江山,没有被同类竞品威胁到,却遇上了门口的野蛮人,野蛮人还拿着新式武器。 现在星巴克也拿起了同样的武器,对战结局尚未可知。但针对于星巴克和阿里的牵手,瑞幸的反应却十分淡定,其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郭谨一给出了如下回复: 所以瑞幸咖啡为什么直至今年 7 月份才启动A轮融资?在此之前都是团队自掏腰包烧掉 10 个亿,开了 600 家门店。其底气就来源于自身商业基因的自信,以及对于咖啡市场潜力的看好。数据采集和分析,也最有可能会成为餐饮行业真正的竞争壁垒。 至于新型奶茶店和互联网咖啡,到底谁更具有新零售的基因,现在应该一目了然了。 无论是奶茶的消费升级还是咖啡的消费降级,一个着眼于当下,一个看重于未来,都是自由市场的模式革新和边界扩张。对于消费者而言,激烈的市场竞争反倒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喝奶茶还是喝咖啡,点外卖还是坐店喝,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