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美元的定价权会提高,部分人民币机构也会转向美元募资。一级市场的人民币和美元,其实是两个相对割裂的市场,因为背后的资金来源不同,人民币是纯境内,美元大部分还是来自于海外的LP。所以人民币的资金荒并没有完全蔓延到美元。虽然现在由于宏观的因素、人民币贬值的压力等等,美元LP投中国的兴趣有所减弱,但整体我感觉还是偏乐观。而且很多美元LP投资中国其实收获了很好的回报,他们也比较长线思维,所以还是愿意布局。 说来很有意思,过去总是老外唱衰中国,咱们自己坚定看好;而现在第一次反过来了,国内悲观情绪蔓延,反而老外是看好的。我觉得可能是跟国内的信息传导太快有关,朋友圈动不动刷屏,情绪很容易就形成”共振“而反应过激。 此外,美元还有一些增量资金。迄今为止投资中国的海外LP占整体海外LP的比例还是很低的,有很多比如说欧洲的家族办公室、澳洲的养老金等等,都在积极地考虑投资中国,因为中国一级市场已经证明了它的造富能力。美元的定价权会提高,对整体系统来讲,可能还是一个好事,因为我们知道美元的资金性质、投资偏好往往更长期、更支持底层创新。 最后,相信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面,会有一个明显的估值去泡沫的过程,这对GP和LP来说都是好事。相比而言,美元的去泡沫化可能会落后人民币,因为现在大部分美元基金手头还是弹药十分充足。 在资金荒的时候,对于LP,我们的心态是什么呢?首先整体的心态并不悲观,因为我们知道市场上资金的多少和市场回报长期是负相关。现在市场钱很紧,意味着有资金的人,是有很多优势的,我们认为机会在哪里呢?我总结了几点: 第一点,我们一直非常看好的Secondary,特别是在中国现在信用紧张、退出受阻,不管是上市公司、个人、政府之类的都要转让基金份额,而且很多卖家出于流动性需求价格不敏感,这会是一个长期的、巨大的系统性机会。 第二点,人民币募资市场现在的悲观情绪可能已经到了顶点,一些本身有能力、小而美的逆势募资的黑马还是很值得投资的。本来这个团队,以它的能力可以募到十亿,结果因为现在资金紧张,只募到了三亿、五亿,这些钱就会被反复斟酌、投到他们手上最优质的项目中去。当然核心还是基于团队本身的能力多强,如果能力欠缺,那钱多钱少都不OK,如果能力强,现在募资有困难,那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 最后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个等待有很多层面。第一,是不是海外资本市场会更低,是不是很多项目估值会更进一步往下掉,是不是很多GP的募资可以再等等看看,这是一种等待。 另外一种等待是对于我们投资VC来讲,其实VC回报一方面是跟市场资金量呈反比,另一方面,如果你去做分析的话,是看有没有大的底层的科技浪潮,比如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成就了VC行业过去5- 8 年的繁荣和裂变。这一波VC2. 0 闯出来了,那未来下一波底层的变化,科技的变化在哪里? 如果没有颠覆性的变化,强者恒强、大而更大可能会继续延续。这也会进一步提高新生代投资人自立门户的机会成本,因为待在原来机构比自己出来募资的性价比高太多。但是我相信,当他们看到一个令人激动的新的浪潮,市场上资金再松一松的时候,还是会愿意出来,所以说我们也更愿意去等待这些机会。 给GP的建议 首先很多人可能现在在考虑美元募资,美元的募资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如果要我说一点最重要的建议,说出来也许你不信,就是语言,语言,语言。 说实话,中国第一代的GP,很多是海归、ABC或港台、新加坡人,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当时美元主导的环境中这些人有语言红利。而今天很多优秀的本土基金依然募集美元步履维艰,也是卡在语言上。所谓语言,不光只是英语能力本身,还包涵文化和认知层面的差异。比如我见过一位讲话“领导人”风格的资深GP,一番高瞻远瞩、旁征博引,最后老外听得一头雾水、觉得他不务实;再比如有GP在介绍”新零售“、”微信小程序“、”直播短视频“等等在国内算是常识性的事物时,没有做出解释,缺乏背景知识的老外就蒙圈了。 第二点,做美元的话,要懂得checkthebox。美元LP一般都有一套专业化、规范化的基金筛选方法,团队、业绩、策略等等都有一个大概的标准。所以要想LP所想,准备一个结构化的pitch,提炼你的策略重点、团队亮点、过往代表性项目等。举个例子,曾经有一个美元LP跟我抱怨,说怎么中国这帮新生代的GP都没有明确的reservestrategy,一个基金一下就投完了,以后好的项目跑出来都没有钱加仓。我想这在人民币来说可能无可厚非,大家都是边投边募,但对于美元基金,除了会投项目、还要懂得会构建组合,是好的GP必备的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