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Snapchat 能起来不是 mobile first 策略的结果。早在 Facebook 将目光投向移动平台、决定 mobile first(并在之后收购 Instagram)的时候,围绕 mobile 的第一次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Snapchat 的真正价值有点像抖音/快手,是绝对意义上的基于 mobile 开发并广受欢迎的产品。 来看一张图: 这三列其实给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下了绝佳定义。更好玩的是,它点明了两者之间的一种中间态:mobile first。 Facebook 继承了桌面端产品的遗产(用户量),自然也就摆脱不了其附加的局限。它是为了给那些从前在电脑上用 Facebook 的人一个可以在手机上使用同样功能的机会,一切设计都必须在之前基础上加以优化、调整、改进。 但 Snapchat 敏锐地察觉到 mobile 相比之前的桌面端已经有太大不同,切入的一个核心点就是:放弃信息流。 (某种程度上腾讯依靠微信完成了 Authentially mobile 的转变,而手Q 不过是桌面端 QQ 基于 mobile first 策略的一种适应性产物。Facebook 实现这一跨越的方式看起来简单:收购 Instagram,但做出这一决策也需要非常毒辣的眼光。) 除了社交媒体之外,还有无数的工具产品都在使用信息流设计。对于手机这个硬件平台来讲,从屏幕大小到内容消费的便携性都很适合信息流,但其实,信息流不是移动设备的原创。 在桌面浏览器的鼎盛年代,为了让更多内容触及用户,信息流产品已经大量存在。只不过后来 Facebook 的出现,导致桌面浏览器本身变得无关紧要了(因为人们已经可以从社交媒体平台更方便地获取新闻)。 至于 Instagram,它复用信息流的逻辑,再加上产品、创意、设计等等诸多复杂因素,以图片这个点为突破口切走了原本可能属于 Facebook 的一小片市场。 但 Snapchat 和它俩都不一样。之所以说 Snap 是 Authentially mobile,原因在于它摒弃了被动消费内容的模式,鼓励用户回到“现在”,回归真实,注重此时、此刻、此地。 为什么文章开头会说 Facebook 型社交是为了展示形象而“社交”,而 Snapchat 在一定意义上更贴近社交本身的追求呢? 因为在过去,你的个人内容终将化为一股信息流帮助别人更好地脑补你的形象,而你自己也知道,那是别人眼中的你自己(更不必说这里的“别人”是指你的熟人社交关系)。 Susan Sontag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拍照行为本质上带有一点掠夺色彩,它使得被拍摄对象有了新视角来审视自己,但这种审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 Facebook 和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给过去的自己拍下的照片。照片的存在当然有其意义,但它和基于 mobile 的、回归真实的社交有一点不符。 当大多数人淹没在过多的、属于过去的内容洪流中,Snapchat 毅然放弃信息流,选择推出叠加即时性和亲密性的“阅后即焚”功能,自然成为一种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信息爆炸且看似不朽的时代,太多的信息被快速消耗和遗忘。如何对抗信息的贬值和通胀?Snap 引入了“死亡”机制。 微信的下一个对手在哪里?虽然 Snap 看似在巨头领地上扎下了根基,但它也面临诸多尴尬。最令 Evan Spiegel 头疼的可能在于,他的主要竞争对手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全部归属扎克伯格的治下。 至于阅后即焚的玩法在国内是否行得通,我对此持保留态度。一方面是类似需求正在被各种匿名社交工具部分满足;另一方面是由此带来的监管可能致命。要知道,Snapchat 在早期青少年用户群体心中的地位,一度和 PornHub 打平。 我更看好 Chris Dixon 的社交产品朴素方法论:Come for the Tool,Stay for the Network。 前面讲到,在桌面浏览器的鼎盛年代,为了让更多内容触及用户,信息流产品已经大量存在。后来 Facebook 的出现导致桌面浏览器本身变得无关紧要,因为人们已经可以从社交媒体平台获取新闻。 那反过来想,更加独特的内容形式有没有可能反制社交?或者说原本基于某种工具需求聚集在一起的人,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激发出新的社交关系,进而帮助工具产品蚕食社交市场? 或许需要寻找能够衍生出社交关系的“触媒”。 怎么理解“触媒”? 2017 年 10 月,微软宣布要逐步淘汰 Groove 音乐服务,这意味着微软决定彻底砍掉自己音乐发行的业务。 这样讲可能有点奇怪,一家电脑公司中断某项服务,那又怎么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