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2014 年、 2015 年设立的基金已经进入退出期,成绩是好是坏LP金主们大致也有了判断。LP也从中吸取了教训,不会再被投资人所谓的明星项目所忽悠,他们更知道比起明星项目,他们更看重真金白银的实际回报。 GPLP君就曾接触过一家市场化母基金的负责人,她说道,之前接触过的一家从大机构出来做基金的GP,之前接触时明确说投资于黑科技,而一期投完发现投资的多数还是模式创新的项目,而且成长得并不好。“他们说的投资方向和实际投资的完全是两码事。”这位母基金合伙人告诉GPLP君,下一期不会再投资这家机构了。 而对于更多散户来讲,当投资开始围攻九鼎投资这类GP的时候,他们已经明白,属于他们的钱已经回不来了,在高风险的风险投资面前,中国的散户已经吃了足够多的苦头,风险投资已经成为他们心中的一道伤疤。 这个时候,你来谈募资,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其次,LP们也没有钱了。 股权质押获得的现金投资于基金颇为常见,而今A股市场跌跌不休,接近平仓线的上市公司就接近 600 家,上市公司高管忙着补充质押,自家业务已经自顾不暇了,很难有多余资金再参与基金投资。 当然也有一些LP手上有钱也不准备再参与了,因为他们决定自己做GP了。 本来股权投资是个高门槛的事情,需要对产业的理解,对宏观经济的把握,但是在很多LP的眼中,目前国内的GP机构化、专业化不够,信息披露也不透明,每年还要缴纳2%的管理费,“还不如自己做呢”,一些LP告诉GPLP君。 在教了一期学费后,LP也了解了股权投资的基本规则,于是很多在参加完一期基金的投资后,一些LP转身成为了GP,也干起了股权投资的事情。最近就看到一些保险机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主成立了自己的子基金。 最主要的话题:强势的创业者 投资圈的种种乱象面前,无论是募资难还是一二级市场倒挂,其根本问题还是创业者少了,而且他们愈发强势。 曾经在资本面前,还是个孩子的创业者,而现在他们也变成熟了。 当时互联网兴起时年轻的创业者如今已经是第二次、第三次或者第N次创业了,对于如何与投资机构打交道已经得心应手,如何争取更高估值,如何争取更有利的谈判条件,他们已经熟门熟路。 一位二次创业的创业者,在融资一开始就进行了A、B股设置,以保证管理团队的控制权,而在此之前,创业公司在IPO前才进行这样的AB股设置。 现在的创业者经过了几轮资本的洗礼后,也懂得了股权的价值,对于股权稀释也更为谨慎。创业者和投资人双方的话语权变了,投资人不再高高在上,创业者变得更为强势。 另外一方面,现在从风口密集爆发期变成了风口贫瘠阶段。实际上,目前正处于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转变的过渡阶段,过去VC擅长的那一套玩法也不灵了。 一位做AI识别的创业者年初时为了融资,拜访了几位VC投资人,一些投资人问他,行业的爆发点是什么时候,这让他有些无语,心里嘀咕着,到底懂不懂啊,于是拒绝了这位投资大佬的橄榄枝,即使这家投资机构颇有名气。 实际上,这些技术型的创业者更看重投资人是否真正的懂他们,这意味着大的国际投资机构在抢项目中不一定能抢得过有技术背景的新基金。 技术创新类项目与资本密集型的模式创新项目不同,不具有爆发性增长的特质,它需要有一个技术积累的阶段,无法通过资本来加速这样的进程,对于资本包括BAT战略资本的需求也没有那么高,因为一旦他们商业化,其有非常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这类创业者不需要像过去的创业者那样太纠结抱大腿的事情了。 这些变化迫使VC、PE机构必须做出改变。VC、PE机构开始投资阶段前移,将投资阶段延伸到早期甚至种子阶段,为的就是在早期抢到项目,获得创始人的信赖。 另外还有一方面,可能会让吃瓜群众失望的是,补贴大战、广告大战或许都不会在技术类创新项目中上演,两强对决到两强合并过情人节的戏码可能也不会出现了。 强势的资本面对强势的创业者,谁输谁赢一眼便知。 投资人你能,你自己来干啊? 不了解创业者,投资机构很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资源? 过去互联网公司打仗,无论是美团点评,优酷土豆,还是携程儿去哪儿, 58 赶集网争夺的都是大的行业平台,一旦分出胜负,胜者将在这个行业占有绝对话语权和市场份额,未来的潜力是巨大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