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9 年初,BT/IT部门实时了一次重组,从原来的项目制团队更改为产品制团队。Arthur Hu解释说,项目制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响应需求,而产品制则意味跟进某一类技术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 这并不容易,“大家都是人,都会有一些惰性,希望重复过去一些惰性,”Arthur Hu解释说,这次重组的关键点在于,员工能否理解改变的意义、以及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大家需要知道,只有离开舒适区,才会有增长的可能性”。 以项目团队为架构,是BT/IT部门过去的工作所需。根据Arthur Hu介绍,在过去十年中,BT/IT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做系统搬迁工作,比如将收购的摩托罗拉系统与联想的自有系统进行整合,每个项目工程庞大、执行时间长,以“项目制”进行组织划分,符合实际需求。 但项目制的弊病也正在显现,这种以“完成需求”为核心的工作方式,具有短视、被动性强等问题,随着IT部门向中台转型,已经不再适合新的工作需求。“从今年起,大型搬迁项目已经结束,如果仍以项目制运作,在一些短期项目上,一两个月完成后,就不再对其负责,也不管运维,不仅是短视,而且对产品长期发展没有好处。” 在姚振宇看来,改为产品制团队,首先可以使BT/IT部门与业务一起,跟进每个技术产品的完整流程,“从设计、研发到最后的运维,会更看重长期目标,不是只考虑当下需求”,他将这一套流程形容为,不仅要“生下孩子,而且要养好,还要让他考上大学、长得更强壮”。 变更为产品制,除了培养团队对项目责任心,在联想正在向智能化、To B方向转型时,产品制也是BT/IT与业务部门配合的最好方式。 Gartner分析师在讲述IT部门工作变革时表示,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业务对需求方向很明确,所以可以形成业务提需求、IT部门完成后交付的工作方式;但在当下创新式的工作环境下,业务部门对需求也未必明确,这就需要和IT部门一起工作,进行快速迭代的交付,帮助业务部门明确需求方向。 这也正是联想BT/IT部门的调整方向。“以前联想的工作是如何卖PC、如何管理渠道商,我们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在这个方向上是很明确的,”Arthur Hu说,“但是在现在的转型下,业务也不一定清楚需求,这就需要BT/IT部门的快速学习、迭代交付能力,只有不断迭代和复盘,才能从始终保持前进。” Arthur Hu强调说,在联想集团战略转型下,BT/IT部门越来越多的工作,不是守住传统,而是转向未来。 在 4 月 19 日的部门誓师大会上,Arthur Hu为BT/IT提出了新一年的五个工作重点,除了惯常的保证业务正常运行、实现项目落地外,他又增加了三个方面:打造数字化基础、实施产品制运营模式,以及重点发力云服务。 联想ToB有多远 在联想的To B战略和“3S战略”转型中,BT/IT的重组变革只是一角,在对外业务上,联想的动作更加明显。“集团制定的战略,每个版块、每个事业部和平台都必须要传承。”Arthur Hu表示。 事实上,追溯来看,联想向To B转型的“大动作”,应该源于 2014 年对IBM x86 服务器硬件及相关维护业务的收购,在完成这笔斥资21. 2 亿美元的收购后,联想不再仅仅是一家面向C端的PC厂商,而一跃成为全球第三的服务器厂商。 两年后,联想将在此基础上搭建起的企业级业务拆分,并更名为数据中心集团(DCG),“无论我们拓展业务边界到移动通信领域,还是发力企业级数据中心业务,都是多年前我们布局未来的战略决策。”在当时的一封内部信中,杨元庆写道。 DCG在拆分后,一方面锁定商用企业级大客户,另一方面,整合云计算、大数据、融合架构等技术,从服务器等硬件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实现“设备+云”的服务,据童夫尧透露,DCG激活客户量达到数千家,并完成东吴证券私有云、北京大学温水水冷超算平台等重点项目。 从 2018 年起,DCG业务营收正在稳步上升,在最新披露的2018/ 2019 年Q3 季度财报中,DCG共实现 16 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30.6%,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7. 74 亿元,与联想移动业务的差距仅为0. 69 亿美元。这个以To B为主要方向的业务板块,已经成为联想三大业务中增长最为强劲的一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