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所属:站长之家 星巴克急了。 继瑞幸推出“小鹿茶”,喜茶、奈雪拓展咖啡、酒等新产品线之后,星巴克也终于按捺不住把手伸到了新茶饮领域。 4 月 24 日,星巴克通过“星巴克中国”公众号一口气对外公布了 8 款新饮( 4 月 25 日正式在全国各门店上线)。值得一提的是,这 8 款新品大都是以茶或咖啡为基底,搭配不同的水果、爆珠、薄荷叶等原料,与以前在星巴克喝到的咖啡和茶有很大的不同。而“茶+水果”等原料的混搭风像极了喜茶、奈雪这类新式茶饮。 很多网友表示了惊喜,“没想到还能喝到多种选择的不含咖啡因的星巴克,又可以重新爱上了。” 但他们可能更没想到的是,随着本土互联网咖啡和新茶饮品牌的崛起,作为行业巨头,星巴克所面临的的挑战越来越多。这家已经入华 20 年,起步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派克市场 1912 号的“ 70 后”,几乎是大陆咖啡启蒙的引领者,正迎来它的中年危机。 中年星巴克的“窘境” 去年星巴克迎来被认为是“几年来最差”的一份财报。 2018 财年三季报数据显示,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增长1%,中国区门店同店销售同比下降2%,与去年同期上涨7%形成鲜明对比,为星巴克 9 年来表现最差。而星巴克的股价也在 6 月急剧下跌。 为了顺应中国市场,去年 8 月,星巴克宣布和阿里巴巴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此后星巴克依托于饿了么逐步在整个中国市场开通配送服务。这被业内人士视为星巴克从“第三空间”去触达更多场景,获取更多客流的举措。 星巴克似乎也展示了其变革的决心和速度。去年 12 月 14 日的巴克投资者日上,星巴克宣布,其与饿了么合作的“专星送”业务已覆盖中国 30 个城市 2000 家门店,这距离星巴克正式对外公布要推广外卖业务的决定仅过了 84 天。 不过,星巴克在中国外卖市场的大张旗鼓暂且还没换来同等效果的成绩。根据星巴克 2019 第一财年季度财报( 2018 年 10 月至 12 月),其美国地区可比销售同比增4%,交易持平上年;中国地区可比销售增1%,交易下滑2%。其中,一季度维持销售额1%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星巴克的单次消费金额在增长,即在交易量下降的同时,客单价的增长。相比于美国区4%的增速,或是中国区以往6%-7%的增速,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大为放缓。 内忧外患之下,星巴克这只“沉睡的狮子”似乎被唤醒了战斗意识,展现了满满的求生欲。 星巴克确实该急了。 自 1991 年在北京国贸开出第一家门店至今,目前星巴克已在中国 150 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 3600 家门店,占据着中国咖啡连锁近60%的市场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家行业巨头就可以安然无忧。 以瑞幸咖啡为代表的本土互联网咖啡的正在快速崛起。 瑞幸咖啡于 2017 年 11 月创立, 2018 年 1 月开始试运营。以本土咖啡挑战者姿态杀入行业的瑞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方式(堂食、自提、外送相结合的立体服务)和密集的楼宇广告、赠送咖啡券、分享朋友圈免费喝咖啡等独特营销手段快速建立起品牌流量池。 虽然早前,瑞幸一直被诟病靠“碰瓷”星巴克这家巨头公司出名,其激进的模式及亏损数据不仅一直受到业内争议,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瑞幸也显得很弱小。 数据显示,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的星巴克,连续 5 年毛利润超过50%,其中 2018 年营收、净利润分别达到了247. 2 亿美元和45. 2 亿美元。 而反观瑞幸,常年的补贴让其还没能走巨额亏损中走出。根据招股书,瑞星咖啡 2019 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 785 元,净亏损为5. 518 亿元。在整个 2018 年全年,瑞幸咖啡营收为8. 407 亿元,净亏损为16. 19 亿元。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某种程度上瑞幸确实对星巴克造成了威胁,并“倒逼”星巴克做出了一些策略调整。比如星巴克在 2018 年通过收购令 3521 间门店100%为自营,改变了以往自营和加盟约五五分的格局,以及迅速在全国门店展开外卖业务,这都被认为是其“应战”的的信号。 成立至今仅 18 个月时间,截至 2019 年 3 月底,瑞幸已在全国 28 座城市铺开了 2370 家门店,累积了超过 1680 万交易客户。出道仅一年多的瑞幸咖啡日前已正式提交了招股书,准备赴美上市,直接叫板星巴克。而根据招股书瑞幸咖啡的目标是,在 2019 年末已门店数量计算,成为中国第一大咖啡连锁品牌。 在刚刚过去的 4 月 18 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由贝莱德(BlackRock Inc.)领投的1. 5 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 29 亿美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