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大黄蜂之后,滴滴很快又跟杭州快的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彼时的快的背后有阿里支持,滴滴则已拿到了腾讯的风投,资本实力不相上下,双方开始了补贴大战。 这场对决最终成为了触目惊心的拉锯战——双方烧钱速度越来越快,从早期一天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的投入,到 2014 年3、 4 月高峰期时,一天能烧掉 1 个亿。 经过多方撮合下, 2015 年 2 月 14 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联合发布声明,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 滴滴与快的选择合并,除了资本的压力,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Uber来了,在滴滴与快的酣战时,Uber渔翁得利,默默吞下了中国近三分之一出行市场。 合并后的滴滴得以集中火力阻击Uber。除了在中国市场与Uber正面厮杀,程维还“围魏救赵”,在海外入股Uber竞争对手Taxify、Grab、Careem等,牵制Uber精力,使其不能全力在中国市场与滴滴对抗。 这场大战,最终以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并和Uber全球相互持股告终。至此,在中国打得如火如荼的网约车大战告一段落,滴滴四战定乾坤,拿下中国近九成的网约车市场份额。 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曾说:“在所有打车软件应用创始人当中,程维很特别,他的水平比这个行业的其他所有人都高出一大截。” 而程维自己则认为,多数人对竞争的理解远弱于对战争的理解,一家公司的崛起中,更多是竞争和外交因素,而不是战争。 2 激进与刹车 对于程维,流传这么一个故事:这名学霸在高考考数学时,为追求速度飞快的完成,一时得意漏做了三道大题。因为这漏做的三道大题,原本成绩优异的程维最终进入北京化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就读。 多年以后,销售起家的程维开着滴滴这辆快车一路狂奔,似乎又回到了高考数学的场景,这一次,漏掉的却是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滴滴此前的顺风车业务,本是通过分享闲置资源提高社会效率,但滴滴在宣传时不断加强其社交甚至艳遇功能,顺风车在这类暗示下,已经完全变了味。 在 2018 年 5 月空姐遇害案发生后,滴滴顺风车内部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反思,主题是如何让产品变得安全,讨论的结果是要去社交化,于是下线了用户的头像、性别等信息。 但没过多久,当时的顺风车业务负责人为了业绩增长悄悄恢复社交信息,滴滴高层并未禁止。直到三个月内第二起恶性事件发生。 “我们靠着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来证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这一切虚名都失去了意义。”程维反思了滴滴以往战无不胜的增长模式,同时宣布,滴滴顺风车业务无限期下线,公司所有部门ALL IN 安全。 一路狂奔的滴滴被迫踩了急刹车;一向奋进的程维开始主动检讨,甚至示弱。 2018 年 9 月 5 日,因顺风车事件,交通运输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发改委、公安部等十余个部门联合到滴滴进行“入驻式检查”。滴滴公司内部,也拉起了“保护乘客安全、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深刻反思、警钟长鸣”的大红色标语。 据搜狐汽车,一位不愿具名的网约车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某一日向政府汇报工作的时候,“我听说程维哭了”,这或许是这名企业家对政府的一种示弱。不过该细节没有得到滴滴方面证实。 而在公开场合,一向以高速成长自豪的程维也终于承认滴滴存在巨额亏损。 2018 年 9 月,程维在一封内部信中表示,滴滴并非只看重商业利益的黑心企业,实际上 6 年来公司从未盈利。内部信发布了滴滴上半年的主要经营数据。数据显示:自 2012 年成立以来滴滴累计亏损额达 390 亿元,其中仅 2018 年上半年,滴滴整体净亏损就超过 40 亿元人民币。不过此举引来的不是同情,而是众多质疑。 激进狂飙的滴滴,不仅在产品上吃了教训,在公司内部也失去了多名大将。 2017 年 5 月 2 日,滴滴出行发布内部公告:资深副总裁陶然因个人原因 6 月离职,公告内容显示,陶然带领团队在诸多项目中为滴滴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6 年 12 月,滴滴出行副总裁、商业事业部总经理朱磊加盟易车网并出任首席技术官。同月,滴滴人力行政副总裁杨建宏离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仅在 2014 年 7 月到 2017 年 5 月的三年间,滴滴共有 5 名高管出走。 3 接受“九九八十一难” 作为金牛座的程维,具有土象星座擅长于等待和忍耐的特性。在有既定目标后,会默默做足一切准备,以等待更好的时机出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