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什么? 对普通用户来说,它是一个提供通讯服务的社交工具。但细究,我们每天在微信上做的事情远远不止社交,还有获取其他信息内容、生活服务、购物、娱乐等等。微信所承担的功能,早已超出通讯服务,正如它的slogan所写,这是一个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月活跃账户已超过 10 亿的微信,在镶上“国民应用”光环的同时,早已成为腾讯最大的线上流量入口。与此同时,对许多内容创作者来说,微信则是他们输出内容或发展业务的主要平台,甚至生存的基石。 这些大大小小的创作者,在微信平台上获得了流量,与更多受众发生了连接,也反向地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微信内容生态。 内容创作有多少种可能性6 月 10 日,微信上线「我·微信·你」项目,发布了 2019 主题片《活着就创造点什么》。视频中出现的用户有用手掌画画的小孩、潜心研究料理的老爷爷、拍宠物小视频的年轻女孩、跳舞的少年……他们在用自己不同的行动回答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什么要创造? 大到制作专业化内容,小到随手编辑一段文字发朋友圈,我们每个人都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新东西,而微信作为人人必备的国民级社交平台,又承载了这种创造力。 微信一直在着力于“让创造体现价值”这件事上,这次借着项目,也邀请了多个领域的代表创造者来分享自己的感受。据悉,微信将平台上的创造者分为四个话题,分别为原动力、少数派、影响力,和探索者。在公众号“微信派”中,微信这样解释了这四类创造者: 也许最初激发人们开始创造的「原动力」,不过是一些简单纯粹的想法,那些看似特立独行的「少数派」,也只是在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创造者本身无法决定自己能够影响多少人,但是创造本身即使只有微小的「影响力」,总能为这个世界改变些什么。只有在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之下,做一个「探索者」,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真正重要的东西,都在未来等待。 创造的原动力有很多,很多时候只是我们单纯的表达本能驱动,而坚持创作内容、把它当成一种事业,又需要更多的坚持。公号作者们创作内容的出发点可以有很多,个人兴趣、表达欲望驱动、与外界交流更多、传递价值观、扩大影响力,等等……将此作为事业的原因,或许则更为简单。 2016 年下半年,“福桃九分饱”创始人李舒刚刚离开一个美食杂志的项目,开始筹备创业。她将目光转向了微信公众平台——想尝试内容变现,无疑绕不开国内最主流的这个内容平台。 彼时美食类公众号已存在不少,其中企鹅吃喝指南、艾格吃饱了都做到了比较大的规模。李舒从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要做出不一样的独特定位。 李舒告诉PingWest品玩,初始团队在确定内容风格之前就做过读者问卷和用户画像分析,发现当时大部分美食号都是介绍南方美食偏多,北方美食内容则相对比较匮乏。另一方面,在当时消费升级盛行的背景下,许多美食号针对的主要人群都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产白领,更偏向于鼓励读者去高级餐厅,向他们普及如何喝威士忌、选购杯子等。 “我意识到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刚毕业一两年,很热爱生活,但不一定有这样的消费能力,也许从来没有去吃过米其林餐厅。但他们对美食还是很有好奇心,也很渴望获得美食类的知识。” 因此李舒在最开始就给福桃确定了两个独特的定位:一是多介绍北方美食,二是素材选择上更“接地气”。在选题类别上,福桃也没有像其他号一样那么多地探店种草餐厅零食,而是更集中于介绍美食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探店部分也更多的是网红店拔草。 现在,福桃已经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上积累的影响力实现了变现,且方式不局限于广告文章,还有品牌咨询(为客户提供创意、宣传等方面的建议)、出版书籍、跨界合作实体产品等。 福桃在内容上的定位,大概可以概括为“大众化内容中的细分独特视角”,而另一个特别的公众号则恰恰相反,选用小众的内容形式和主题,却戳中许多人内心产生共鸣。 “老鼠什么都知道”,一个以漫画为主要内容形式的公众号。主题围绕两只老鼠进行日常对话,有时候一组长图下来,画面基本没有变化,就是固定那两个角色,只有对话框里的文字在继续。就是这样看似单调的内容,却成为了许多读者的心头爱,他们有时小心翼翼地催更,有时还会劝慰作者:“不是嫌慢,是担心老鼠生活中遇到事情,你慢慢来就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