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互联网经历过去 10 年发展,近乎完美地将十亿计用户使用习惯培养起来,尤其是消费互联网,更是被开垦成了一块儿商业熟土,直至近年愈发明显地出现用户红利触顶、难以再现爆发式增长的可能。 QuestMobile 发布的 2019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报告显示,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 11.38 亿,增长进一步放缓,整个第一季度里,月活增长只有 762 万,同比下降 300 多万,更重要的是,用户使用时长的增长也在放缓。 与消费互联网步调放缓现象相对应的是,产业互联网正逐渐成为过去一年 BAT 这样互联网巨头口中的热词。 进一步说,目前在这些互联网巨头看来,移动红利已然结束,产业互联网成为最直接的商业洼地,前 20 年 BAT 都在做 C 端的生意,如今,它们都纷纷迈入了新的阶段,通过连接 B 与 C,在已有的产品上长出新的商业翅膀,构筑新的商业生态壁垒。 巨头都在寻找移动互联网后时代的关键钥匙,目前来看,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小程序上。 01 巨头的新战场 自 2017 年 1 月 9 日腾讯正式发布小程序后,阿里、百度、字节跳动等但凡有一己实力的互联网公司,就着各自优势,先后搭建起小程序生态圈,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一定的差异化。 微信依循社交流量红利,支付宝走交易+电商路线,百度用的则是搜索+信息流的底层逻辑,并成为最早强调「开源」概念的一方。巨头都找到了突围之路,经过了最初的基础建设阶段,目前 BAT 的小程序纷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一款超级 App 来说,在用户数几近饱和的当下想再实现增长,无异于要求一个得 95 分的学生去接近满分的难度。不过并不是没有可能,小程序正是划破这道天花板的利器。在释放用户「二次增长」与「时长红利」之后,小程序成为了 BAT 的新商业发动机,带领 BAT 突破自己原有的生态限制,创造更多商业想象空间。 微信小程序在 2019 年初亮出成绩单:小程序两年来已覆盖超过 200 个细分行业,创造了超过 5000 亿的商业价值。 据小程序业内人士点评,「微信互联网」基于小程序的连接能力,出现了非常多的创新商业模式,如基于微信的熟人关系链,将线下熟人之间的关系转化到线上所带来的社交电商、直销、众筹等;基于微信支付兴起的线下连锁经营模式,如共享单车等产品,基于微信 KOL 模式做成的兴趣付费、知识付费等。 基于 BAT 的生态基因,不同平台间孵化的新模式并不相同,百度 App 副总裁沈抖曾将百度智能小程序要做的事情,比喻为「打破花园围墙」,让移动互联网重回开放,用户可以在不同的 App 之间无缝、无差异的使用同一个服务。开发者开发一个小程序就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运行,最大化生态的运行效率。 在百度 App 内,智能小程序可以让用户在产生需求后,不用再继续跳转到不同产品、不同界面,而在一个入口内就可以一次性解决所有需求步骤。 进一步说,也就是在百度移动生态内,智能小程序通过 C 端用户的交互场景,连接起 B 端企业服务,不仅构建了线上服务、交易等闭环。鉴于百度这些年在智能硬件领域布局的动作来看,智能小程序更可能进一步完成线上线下的服务闭环,达成万物互联,包括在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等场景中使用。 02 厮杀从电商开始 巨头们都在寻找发掘更多商业价值想象空间的「新连接」,这个图景可能越来越清晰了。 在今年 4 月份阿拉丁小程序创新大会上,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高调地对小程序的发展做了一次预判:未来互联网公司都会成为小程序公司,小程序将成为标配。随后他预测,2019 年小程序电商总成交额将破万亿;小游戏市场规模将破 200 亿元,超越页游成为第三大游戏类型;再过 4 年后,仅微信小程序广告的市场规模就将突破 1500 亿。 听起来就像当初 PC 互联网走向没落的年代,有人预判未来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一样。而当 2017 年张小龙在微信里力推「跳一跳」小游戏,来吸引用户使用小程序时,还没有多少人能理解小程序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