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一本财经(ID:yibencaijing),作者:黎曼,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最近,整个行业充斥着“P2P退潮”的消息,但另一边,资产管理行业却出现了新生与勃发。 根据统计, 2018 年,国内个人可投资财富总额达 147 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银行的理财子公司纷纷成立,资管行业大力招揽金融科技人才。 一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甚至开出 150 万到 180 万的年薪,挖金融科技公司的高管。 而在这个 147 万亿的巨大市场中,金融科技公司也有着全新的六大机会。 不少业内人士预言,金融科技的下半场,资管行业将成为重要战场。 曾经过多专注贷款端的金融科技,终于转过身来,开始关注理财端的赋能。这里的想象力,是否更大? 01 退潮与崛起7 月,网贷巨头陆金所宣布退出P2P,并宣布积极响应和配合监管“三降”。 同月,运营近 7 年的“元老”信融财富发布公告,退出P2P。 “P2P的备案基本无望。”这已基本成为行业的共识。 行业都意识到,属于P2P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持续 4 年的P2P浪潮就此退却。 其实,P2P行业的规模虽然达到万亿,但和资管的巨大盘子相比,P2P不过是一颗滚珠。 据BCG与中国建设银行统计, 2018 年,国内个人可投资财富总额达 147 万亿元。 到 2023 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 243 万亿元。 尽管P2P退潮,但资管行业的新生与勃发,才刚刚开始…… 什么是资管? 它的本质就是管理资产,其核心是管理价值和风险。 管理价值,就是使资产保值;而管理风险,就是将资产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这个领域的玩家,大多都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最近,资管行业突然出现了不少利好信号,一些人因此对这个陈旧且复杂的市场充满了期待。 资管行业即将崛起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有钱人越来越多了。 BCG数据显示, 2017 年,中国 210 万户家庭拥有全国可投资财富的43%。 按全国 13 亿人口算,1%的人口,占据了全国43%的财富。 “国内中高净值人群的财富日益增多,但其实大部分人的投资需求没有被满足。”华盖资本副总裁刘正男称。 陈旧且不规范的资管行业,是无法满足高净值用户强烈的理财需求的,这倒逼着资管行业革新与重组。 我们确实也看到了这个市场变化的决心。 行业内都将去年发布的资管新规,视为“大资管时代”到来的信号。 2018 年 4 月,四大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产新规”)。 而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规,最让行业拍手称快的,就是“打破刚兑”。 在中国人传统的理财观点里,理财必须“保本保息”,风险全部由金融机构承担。 但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高。刚性兑付,明显违背了经济学规律。 金融机构强行兜底,风险很容易积累,一旦到了无法兜底的地步,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而最近P2P频繁出现问题,也给市场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投资人教育。”刘正男称。 很多投资人意识到,高收益,必然会蕴含更高的风险。 政策加持、P2P市场教育,都让人们在“破刚兑”之路上往前迈出了几大步。 除了需求和政策配备之外,刘正男认为,资管行业面临创新的一个重要动力是:门口的野蛮人来了。 7 月,国务院公布了 11 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允许外资入场。 这意味着,一批金融科技水平更加成熟的外资企业,将可以进场捞金。 国外资管市场目前已较为成熟,其竞争力实在不可小觑。 “国内资管的量化交易能力受限,而国外是微秒甚至是纳秒级别的。”刘正男表示,两者的战斗力可能差了上千倍。 这也不得不倒逼行业,加紧建立竞争壁垒。 市场巨大、政策红利到来、“野蛮人”威胁,都让资管机构有了创新和变革的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