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D:woshipm),作者:Esther,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采访/撰文:Esther 审校:Nairo 近几年,互联网增速放缓,红利不再,风口小时,互联网公司步履维艰。做产品不再像想象中的轻松潇洒:一边是产品各自搏杀的红海市场,一边是成长的焦虑滋生。内忧外患之下,产品经理如何立足? 这篇文章,我们盘点了五个城市、五个不同行业的创业公司产品经理,从深圳、北京的漂泊一族,到郑州、成都的奋斗青年,他们的理想与现实的冲撞,他们的妥协与坚持,这里的职场浮沉,产品故事,我们说给你听: 上海 洛奇 时尚电商 3 岁产品经理 我是江苏人,上海离家也不远,所以当时没有犹豫就到上海了。 今年是我做产品经理的第三年,现在住在莘庄这里。每天七点钟起床吃个拌面,带上自己做好的午餐,排着大长队挤地铁一号线上班。 莘庄是始发站,会限制上车时间。有时候因为第一趟上不去,就要等到第二趟才能上车。运气好地铁人不多的话,我就会打开 Kindle 看书;人多的话就老老实实地站着。 下地铁后走路,基本九点前就能到公司上班了。 到了公司,我的日常就是开大大小小的沟通会,和业务方沟通需求,和技术同步进度,其他的时间再做市场调研、竞品分析、文档输出、业务评审、开发跟进等等——很多内容,很忙也很琐碎。 我们是做电商产品的,和业务方沟通需求会占用很多时间,业务和我们的对话基本是: 我这个功能什么时候能上线啊? 我要做的是……别人家谁谁谁,就这么做的,你们呢? 我大部分的人力和时间都花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了,你们要尽快解决。 而我就处于不断提问的状态了: 这个需求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影响的用户或订单量是多少? 现在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的? …… 有一次,我们做了一个特别难的项目:从整体到立项,做了半个月,每天都是 996 的节奏,最晚 3 - 5 次都是凌晨两点多下班的。项目上线后我们也观察了一个星期,不过这时候轻松点 —— 12 点之前就下班了。 当时现有的系统要维护、迭代,但也要同时开发新的模块。 有限的资源,做不完的需求。 那段时间我很焦虑,很多东西压在一起,但是又动不起来,心里特别烦。 我和家人沟通,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对自己的事情进行取舍,评估维护系统和新模块开发的优先级: 在不影响现有安排的情况下,挤时间进入开发流程; 了解技术同学手里的工作,提前把一些小的功能模块穿插进去; 和技术负责人沟通,了解新项目的招聘进度,多招兵买马; 和现有领导同步项目进度,让领导重视起来,解决遇到的阻力问题。 项目上线后,订单量上升了 20% ,客单价上升 30% ,退货率和取消订单比例也稳定在日均水平。 公司领导看到这个结果也挺开心的,给项目组发了项目奖金,一拿到钱就和老婆吃了顿大餐奖励自己。 在这之后,自己看问题的心态就平和了,也没那么急躁焦虑了。 创业不是长跑,而是一次一次的短跑,急不来的。 深圳 阿林 Steam 教育 1 岁产品经理 2014 年,我本科报考了机械设计专业。学到《机械制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机械设计;特别生无可恋,就一直有“转专业”的念头。不过因为不知道要转什么,在来回纠结的时候,我错过了转专业期限。 在我以为无法逃离机械设计的时候,一次格斗机器人大赛带我接触了产品。 在这次比赛中,我参与格斗机器人的概念、模型、成长,制定机器人的对敌策略,从零到一打造自己的产品。从这时起,我开始对 AI 、机器人有了兴趣,开始了解产品经理这个岗位。 我是一个有很多 idea 的人,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在大学期间还拿过一次国家奖学金,勉强算得上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不过出了社会之后,发现优秀的人太多了,自己其实什么也不是。 大四求职的时候投简历,都是石沉大海——我甚至都在怀疑自己:选择产品经理真的是对的吗?后来我跟自己约定:如果答辩的时候还没收到 offer ,就不坚持产品这条路了。 万幸的是,答辩前刚和室友聊求职的苦恼,就收到了 HR 的电话。 我来了深圳上班,住在白石洲。 开始的时候,我的工作相当规律:处理邮件、写需求、改需求、功能规划。但刚上手加上对工作不熟悉,基本上都是晚上十一点多下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