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锌财经锌财经(ID:xincaijing),作者:崔恒宇,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16 岁进入大学、 19 岁开广告公司、斯坦福毕业后成为人人网高管、曾创办全球社交软件Civo……这些曾经是造作创始人舒为身后的追光。 然而, 2013 年 12 月 25 日,随着Civo的停摆,舒为的生活犹如被黑暗吞噬,“(对于社交的)判断是对的,(但是)摔得一塌糊涂。” 直到 2014 年 9 月 1 日,人人网的一间临时办公室里,关于“造作”的想法萌芽。彼时的舒为看了很多方向,她从衣、食、住、行去考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技术互联网以及新消费在改变衣、食、行满足得比较好,但住领域满足得不好。” 舒为把造作定位为生活方式品牌,满足中国 80 后、 90 后等新一代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需求,通过与国际设计师、中国制造商的双向合作,并运用线上技术优化产品管理及供应链管理,实现家居家具产品从厂到家的供应链。 2015 年 7 月,造作正式上线。这刚好是家居行业高光的一年,红星美凯龙、全筑装饰、好莱客、曲美等 8 家家居企业在同一年里上市。 与此同时,家居行业被电子商务进一步渗透。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 2015 年中国家居行业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2050 亿元,而在 2013 年、 2014 年分别为 700 亿元、 1197 亿元。 巨大的市场前景之下,舒为找到了新的家居市场空白点——家具大卖场、红木家具已经无法满足80、 90 后,那么谁来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对于家居产品的需求? 这个空白点基于三个判断: 第一,消费者买家具要么去线上的天猫、淘宝等平台,要么去红星美凯龙这样的家居卖场,没有一个能够提供消费者全景消费需求的家居企业; 第二,市面上有可以实现家具定制的工厂,但没有好的定制品牌; 第三,有美式、欧式、新中式等风格化品牌,但没有真正迎合现代审美与设计的品牌。 舒为想要串联国际设计力量与国内的家具加工厂解决以上痛点,用现代化审美与高品质的产品来填补市场空白。 造作的思路迅速得到了资本的认可,先后获得真格基金、IDG资本、元璟资本投资的 1500 万人民币天使轮;前三者与晨星资本、BAI共同进行的 1500 万美元的A轮融资;今日资本领投的 2000 万美元B轮融资。 在造作的投资人徐小平看来,中产阶级其实是个消费组群,中国是很典型的两极分化结构,有人拼性价比,有人拼买贵的东西,两端互相看不起也是因为这样的结构。 “明显感觉到市民经济的崛起,例如海淘淘的不是极奢的东西,是奶粉、衣服,一两千块的东西,这是明显中产阶级消费的迹象。经济往中段走,这是腹部庞大的人口结构。”舒为解释道。 这个“空白点”同时被越来越多的原创家居品牌注意到, 2015 年前后,吱音、有所、InYard宜氧同样注意到这块蛋糕,瞄准中端市场需求,展开新一轮追逐。 但是,家居这个重行业该如何下手? 造作要做的是“从厂到家的供应链”,整个链条上包括产品的基础用户调研、设计、研发、生产、品控、物流、仓配,再到客服、市场营销、零售、线上运营、后台技术等等。 舒为从用户调研、寻找国外先进设计力量、跑供应链生态、产品研发去拆解这个庞大的命题。她曾经分享过这样一组数字:造作谈下第一位设计师用了 60 天,到 80 位的时候用了 300 天;第一批试产用了 60 到 80 天,现在每一批大货生产需要 30 天。 在造作CMO王赋看来,中国目前缺失一个好的设计生态,最典型的是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后段供应链的对接,(把学术)大规模地应用到工业化中,降低成本、实现技术优势是略有欠缺的。所以造作在早期更多地把目光放向国外的设计力量。 更为棘手的是,如何去找到合适的厂家去生产出好的产品? 在王赋的记忆里, 2015 年的冬天到 2016 年,包括舒为在内,所有人全年都在外面跑工厂,那时候甚至没有办公室,团队租一辆车,后备厢就是办公室,大家所有的行李也都在这辆车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5 年我国家具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 5290 家。 “整个家具产业在中国来讲,其实是高度分散的,我们从华北华东跑到华南,去了解产业的分布。”王赋告诉锌财经,“基本上按照横纵两轴,地域的考察,加上工艺线的考察,最后确定下来我们要找什么样的供应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