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国内To B(企业服务)市场经历了四年发展后,已经遍地开花,各个细分领域也走过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2018 年,是教育行业B端市场的爆发之年,光大证券发布的一则行业简报显示,其测算 2018 年教育信息化行业B端市场空间为 3000 亿元,已超过C端市场的 2200 亿元。 在此之前的四年时间里,校宝在线(以下简称校宝)一直在专注B端的教育信息化,帮助教育机构和学校实现在线化和智能化。期间共经历了六轮融资,好未来分别于 2014 年 7 月和 2017 年 6 月投资A轮和C轮融资,蚂蚁金服曾在 2017 年 12 月投资C1 轮融资。在 2018 年 5 月获得蚂蚁金服领投的C2 轮融资后,校宝估值达到了13. 6 亿。团队也从成立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了 800 人以上。 但To B这件事,校宝是从 2013 年开始的。 校宝的整个发展历程十分曲折。据校宝董事长兼CEO、杭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会员张以弛的说法, 2010 年成立之时,校宝还定位在To C,第一款产品是英文作文批改软件“易改”。一直到 2013 年,剑桥毕业攻读语义学博士的张以弛和攻读计算机科学的孙琳,还领着每月 5000 元人民币的工资,关在小黑屋里做产品。 但“易改”并不成功,张以弛告诉锌财经,这是一个“用户粘性低、使用频次低、对用户而言价值很薄”的产品,团队看不到短期盈利的希望,且行业天花板也不高。 另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易改’可以把用户英语作文的错误都校对出来,但无法让一个低分作文获得更高分”,用户需要一整套教育解决方案,工具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环。如果跟着用户走,这家公司就会变成一家教育公司。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英语流利说’、‘作业帮’的发展路径。”张以弛说。 张以弛想要影响更多的人,一家教育公司每年影响百万学生,覆盖人数有限。 同时,影响不只在于广度,更在于深度。他认为要改变国内教育行业的现状,核心是通过加资源和提效率两种途径。前者依靠国家政策,后者则是校宝可以用科技去改变的。比如,教育机构和学校常常在排课这件事上耗费很大精力,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效率,原本的人力资源节省下来,可以用在学生关怀等值得去做的事情上。 因此,校宝开始转战B端市场。 然而,当时这一市场还没有那么火热。校宝决定转型后,为了公司一点现金流,前后有半年左右时间,团队白天做外包项目,晚上研发针对培训机构的信息管理产品。 2014 年,校宝拿到好未来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时,教育行业的投融资才刚刚火热起来。 “当时大部分风险投资机构都没有教育组,之前几乎没有人投教育,学而思(后改名为好未来)是行业里龙头型企业,他看得比较早,也比较细,那时候除了它没有人做这个事。”张以弛提到,更早之前,学而思赚的第一个 500 万就是投在了信息化系统上,所以这笔融资几乎是一拍即合。 校宝开发出了校宝学校管理系统和1Course。前者为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简单的报名信息录入、排班记录、课消课耗等信息化管理功能。后者则是为语言培训类机构提供作文打分、仿真考试等功能。 产品做好了,市场开拓又遇阻。当时,张以弛向老师等客户介绍产品时,对方并不相信,其中很多人觉得教育信息化没什么新东西,也没什么技术含量。让他意外的是,第一批来自老师的大量反馈是来自三四线城市,此前没怎么接触过信息化的老师们。 2015 年到 2016 年,这段漫长的市场教育和树立品牌的时间里,张以弛几乎每天都在靠老师的好评支撑自己。 “做着做着,感觉天慢慢亮了起来。”张以弛告诉锌财经,校宝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服务了超过 8 万个培训品牌、 1 万多个中小学,目前全国使用教育信息化产品的培训机构中,每三家就有两家是校宝的用户。超过30%的国际化学校正在使用校宝的产品。 校宝目前的产品矩阵 2018 年,在线教育赛道经历了高速发展后,行业里外的巨头们开始重视B端业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