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作者:ihahe,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不知不觉中,充电宝练成了吞金兽。 1、盈利了还涨价,共享充电宝在试探价值极限最近共享经济涨价传闻传得很快,尤其是充电宝涨价更是惊人,在有的地方甚至达到 8 元/小时,而单车的骑行费用也涨了50%。 人们吃惊的是充电宝的涨价幅度。普遍认为,充电宝成本只要 50 元以下,只要充几次还不如买个充电宝应急。 的确,在很多服务场景中,服务的价格是以参与服务环节的设施价值为价格锚定基础的,比如迈巴赫的接待费用肯定和大众迈腾的费用有差异。用迈巴赫或者迈腾的意义是创造了不同的消费场景,自然就把价格区分了;其次,还满足了不同的心理需求,也强化了价值差异。在用户的潜意识里,廉价的充电宝就得提供收费接近零的服务,显然与商家的目的背道而驰。 目前,共享充电宝商家没有继续保持低价,反而用廉价的充电宝公然大幅度涨价,导致充电服务价格和物料成本明显不成比例,被认为有宰客的嫌疑,由此导致用户不满。 用户并不完全了解共享充电宝的成本构成。根据数据调查,在一些商圈,充电宝有入场费还有利润分成。有的入场费高达几十万之多,有利润分成的入场费稍微低些。物料成本占共享充电宝的服务成本比例并不高。 而入场费就反应了场景垄断的价值,这也需要计入到充电服务价值中:比如宾馆、酒吧、快餐厅、影院等场所属性不同,人们对于服务的价值判断标准也有差异,自然导致了同类服务或商品的价格差异。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先安利一个心理学的说法,叫“虚体自恋”。内心不自信的人,必须借助他人的喜欢和认可,来判断自己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被爱。一旦这种喜欢改变或失去了,内在价值感就会坍塌。 针对充电宝和手机的关系,可以这么理解,即当手机没电急切需要充电宝时,充电宝的价值是通过手机体现的。当充电宝容易取得的场景或者手机电满的时候,用户对充电宝的价值认知回到了充电宝的物料成本,认为其提供的服务不值,自己是不得已挨宰。而用户的这种判断会在使用充电服务之后更为明显。 因此强调充电宝的保障属性,并细分场景,成为共享充电宝的服务商们需要着力考虑的重点。把用户带入场景,用涨价试水场景和定位,就成了这拨涨价潮的主要任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涨价正说明这个生意的潜力正在被挖掘。 2、起于心理游戏的充电宝会成为大生意这个心理游戏是从焦虑开始的,同时捕捉了场景需求。 在心理学里,有个“鸟笼效应”。它说的是: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个空的鸟笼放在自己家的客厅里,过了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丢掉这个鸟笼或者买一只鸟回来养。 对于充电宝和手机充电这个服务的闭环,手机成了“鸟笼”,而充电宝是“鸟”。用户内在表现是买充电宝,外在表现则是没电的时候买充电服务。而且带着手机出门也意味着带着焦虑出门,尤其是苹果手机,续航相对不足,对充电宝的依赖更大(数据也表明苹果用户的充电宝租用频率较高)。 但外出自带充电宝却面临手机越做越大,携带相对没有那么方便的窘境,比如新发布的iPhone 11 Pro Max 居然有 200 多克,再随身携带一个充电宝,这个场景不要太美。 这有点像开车出去难找车位,而打车不方便催生了网约车一样,同样是焦虑和场景的对接,让共享充电宝展现了商业机会。 接下来的生意就好做多了。服务商所要做的就是布局场景,渗透剧院、餐厅、宾馆、酒吧等,等用户上门。同时商家强化场景应用,培养用户对充电需求的条件反射,完成从心理需求到落地的过程。这里还有“松鼠症”助攻,也即充电过程的电量数字增长会构成充电行为的正激励,手机从没电“濒死”状态中“复活会”给人以安慰,从而让人能够享受充电带来的“囤积”快感。 这个链条完成了从心理预期到希望到激励到上瘾的过程。充电逐渐被培养成为潜意识的行为。也就是说用户会对充电服务产生依赖,有了依赖就会经常购买服务,这是共享充电宝这个简单的商业模型破局的关键点。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以为,这完全是一场心理战,共享充电宝服务商“算计”了用户,而用户也无处可“逃”。它借心理起势,依靠场景垄断落地,完成了其商业闭环,正式形成商业模式。最终也成就了共享充电宝市场的“三电一兽”(来电、街电、小电和怪兽充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