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被称作是网络文学空前繁盛的一年。 那是一个杂志、出版社、BBS论坛与专业文学网站并存的年代,小众精英作家与大众化写手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读者的阅读需求与反馈开始左右一个写作者。 与此同时,流量与金钱也尝试叩开网络文学的大门。 2003 年 6 月,有文学网站尝试推出VIP付费模式,这意味着网络文学商业逻辑有了跑通的可能性。 此后,互联网洪流涌动,资本登台,小人物摇身一变也能锦衣唱戏。 江湖大幕揭开,恩怨撕扯,入局者众。 而互联网的议题和舆论中心也开始像一辆永不停歇的火车,一直在往前开去。 有些人站在了轨道中,迎头撞上,成为靶子,被碾为齑粉;有些人在轨道之外,与列车隔着一厘米距离,只被呼啸而过的风撩起衣角。 湖面投石 2003 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年 11 月,「新浪读书」频道一篇文章指出郭敬明新作《梦里花落知道少》涉嫌抄袭女作家庄羽作品《圈里圈外》。 很快,这场指责从网络论坛上的声讨演变为对簿公堂。 同年 12 月,庄羽就其抄袭事件向北京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年后,一审判决认定《梦里花落知多少》在整体上构成对《圈里圈外》的抄袭,郭敬明与出版该书的春风文艺出版社均表示不服,并进行上诉。 2006 年 5 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抄袭事件成立,判决郭敬明及春风文艺出版社除赔偿庄羽经济损失外,立即停止《梦里花落知道少》的出版、销售,并在报纸上公开道歉。 然而,没想到,比道歉先来的是《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影视作品。 2007 年 8 月,改编自郭敬明小说的同名影视剧《梦里花落知多少》在江苏台播出。 进度条退到一年前,网络文学网站晋江也正发生着一起相似事件。 2006 年 10 月中旬,晋江论坛意见簿上陆陆续续出现几条投诉帖子,这些帖子投诉的对象是一部名为《后宫·甄嬛传》的小说,投诉内容则直指小说抄袭。 当月下旬,晋江管理层出具了针对《甄嬛传》的处理公告,主要包括三点:一是让作者流潋紫在三日内修改文章所有抄袭部分;二是删除原文下所有只是涉及是否抄袭而非对文章正规评论的留言;三则是希望流潋紫在晋江管理层的监督下向被抄袭作者道歉。 但现实是,这三条要求无一兑现。 流潋紫退出晋江,转战博客,次年仍旧凭这部争议作品获得第二届腾讯网「作家杯」原创文学大赛冠军,甚至还能在十年后,凭这部作品获得「 2017 猫片·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第六名。 当然,影视作品也没有缺席, 2011 年,改编自流潋紫小说的同名作品《甄嬛传》在北京台播出。 而当年的抄袭争议在中文互联网一轮轮的迭代中,诞生、高潮、模糊,复现,重又消弭。 至于作家本人,出书,任编剧,开公司,或是继续写有争议的书,一切波澜都像是一场发生在湖面的碰撞,或许当时激烈,但水花溅的再高,最终都会归于平静。 而被抄袭者,有时被描述成有利可图便死缠烂打的穷寇,有时被讥讽是蹭热度的十八线冷文写手。而这条利益链中的其他角色,比如出演IP的演员,会被粉丝称作是不知情的牵连者,制片方则是资本永不眠的真实写照。 反观始作俑者,似乎只要不回应,就不会陷入泥淖,网络反抄袭的评论、帖子都可以被更新鲜的绯闻,更有趣的故事覆盖掉。 网络审判 2011 年,电视剧版《甄嬛传》播出,凭郑晓龙妙手,这部剧登顶年度剧王,并在之后很多年里成为宫斗剧无人能出其右者。 影视化作品的登峰造极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抄袭争议,在流量与资本的诱惑下,抄袭没能止于《甄嬛传》。 2009 年 5 月,潇湘书院签约作者潇湘冬儿在该网站更新了一部名为《 11 处特工皇妃》的穿越小说。 8 年后,影视化作品《楚乔传》在湖南卫视播出。播出当月,有关原著抄袭的调色盘便传遍微博,被抄袭的作者之一「萧如瑟」发起维权,历时两年,经济赔偿 5 万,《 11 处特工皇妃》下架重改,删除抄袭片段,作者潇湘冬儿致歉。 2013 年 2 月,经网友爆料,连载于潇湘书院的言情小说《庶女有毒》涉嫌抄袭。当年 7 月,该书更名《锦绣未央》并出售影视化版权的消息流出,促使事态进一步发展。 但即使抄袭事件如此早被爆出,依然拦不住资方对作品流量的垂涎。 2016 年 11 月,《锦绣未央》电视剧播出,在网民围观下,一场浩大的反抄袭审判展开,到 2017 年,连同温瑞安在内的 12 位作家共同展开维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