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吴羚,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当代人的知识焦虑中,一定少不了这门叫 Python 的语言。朋友圈隔几天就出现的「Python 训练营」广告和评论区热闹的互动,总给人一种全民学 Python 的错觉。 是错觉吗?好像也不是,毕竟连地产大亨潘石屹都把学习 Python 当作自己的「人生礼物」,浙江都已经把 Python 纳入信息技术高考科目了,这股风潮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写这篇文章不是想给这份焦虑煽风点火,而是真诚地劝退。 Python 是个啥?在搞清楚要不要学 Python 之前,有必要了解它的历史。 虽然 Python 「出圈」是这两年的事,但它问世已有近 30 年历史。稍微接触过 Python 的人,大多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著名程序员 Bruce Eckel 更早的时候说过「Life is short You need Python」)这句名言就出自 Python 之父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看到这个「范」姓想必很多人都能猜出他的国籍了——荷兰。 范罗苏姆开发 Python 的理由很任性,1989 年圣诞节期间,为了打发假期时间,他决定创立一门新的编程语言,这门语言应该既像 ABC 一样具备良好可读性和易用性,又易于扩展和编译。 1991 年,由范罗苏姆独立开发的第一版 Python 编译器发布,后续的版本则由他和同事合作,但他仍是主要开发者和决策者,2018 年 7 月 12 日退休后,范罗苏姆仍是 Python 社区的「终身仁慈独裁者」(Benevolent Dictator For Life)。 至于为什么叫 Python,是因为当时范罗苏姆正好在看 BBC 的喜剧《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他觉得要给自己的产品起一个简短、独特且略带神秘感的名字,于是就用了带有「蟒蛇」之意的 Python。 那么 Python 到底好在哪里?如果你去问掌握 Python 的人,对方可以给你列出无数条,太技术性的东西这里也不多说了,但是我们前文提到 Python 简单易懂的特点,还是可以从下图这张与 Java 的对比图中略窥一二,即使完全没有编程基础,相信你也能看懂这段代码。 图片来自网络 正因为 Python 易学好懂,所以非常适合没有学过编程的科研人员处理实验数据甚至开发程序,他们并不关心计算机要怎么实现这些运算,也不想把精力花在内存管理、并行处理等问题上,只要能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即可,而 Python 恰好可以满足需求,用最简单的方式调用各种函数、粘结不同的语言,所以很多人把 Python 称为「胶水语言」。 而在学术界的广泛使用,也造就了人工智能热潮涌现后 Python 的流行,因此人工智能和 Python 应该算互为因果或互相成就的关系。 不过这里有一个容易混淆的地方,很多培训课程都会把 Python 和人工智能划等号,但其实不然,人工智能是一个广泛的概念,Python 涉及到的只是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比如 Google 的 Tensorflow 和百度的飞浆都是支持 Python 的深度学习框架,下次再看到打着 AI 旗号教你 30 天 Python 入门的广告,就可以直接拉黑了。 人生苦短,我学 Python正如前文所说,Python 的学习门槛较低,学习曲线非常平滑,所以流行起来后,它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程序员和科研人员,比如很多运营岗位的招聘需求上都会写上「熟悉 Python 者优先」,全民学 Python 可能还是夸张了点,但你身边总能找到一两个学 Python 学到头秃或掌握了新技能成就满满的人。 他们当中,有的目标非常明确。 「为了爬虫啊。」某知名社交的运营小范学 Python 的目标很实际,「进公司以后才发现有必要学一下 Python,不然老得麻烦别人写爬虫程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