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文章没投递之前,导师会提一些意见让学生修改,如果涉及到补实验,会被耽搁。其次,审稿人的意见回来之后,往往也需要补实验,所以也会被耽搁。而投稿一般从投到、修改到返回正式接收,顺利的话要1- 2 个月,部分期刊效率低,周期可能要半年。 毕业论文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所以很多高校都很人性化地延迟了提交时间。客观来说,推迟流程并不意味着会影响毕业,田宁强调,这里有个「但是」。 对于博士来说,毕业答辩的时间往往是提前的,学位一年四个时间节点, 3 月、 6 月、 9 月、 12 月,如果要申请 6 月份的学位, 3 月份就要提交论文,然后盲审,大概 4 月会有结果。 通过组织答辩, 6 月份拿毕业证、学位证,预留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但是」就在这里出现,「很多导师就可以以此(疫情)为理由,去延毕学生,或者强行多留学生在学校几个月到半年。」 也就是说,程序可以正义,但不可控的最大因素在于导师。 比如北大最近发布了 33 条问答,也对实验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04 同样需要做实验,国企员工陈优乐也陷入了困境。 尽管家乡并非重点疫区,但由于封城、封路以及高铁停运30%带来的运力困难,陈优乐在 2 月 2 日只能买到 2 月 9 日返回上海的车票。 领导最开始对于「最早 9 日返回」这件事并不开心,因为返回上海还需要在家隔离几天才能去公司办公。但很快,陈优乐的「最早」又被意外延迟。 这家国企为员工提供公寓,但却害怕担责,因此告知外地员工返回后无法入住。公司行政试图联系酒店,但一时没有正式结论,陈优乐不敢贸然行动,只能选择留在家里。 正式复工后,公司发放了内网VPN,但这对于需要硬件支持的陈优乐所在的组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 越临近正式复工,陈优乐收到的通知越来越多,但往往是朝令夕改。比如公司先是要求每组1/ 3 以上的人进公司上班,一天后这个数字就变成了 1 人,并且这位值班员工必须得开车上班,不能乘坐任何交通工具。 2 月 10 日,上班第一天,陈优乐收到了一张到岗同事发来的照片。公司食堂被改成考场上单人单桌的模样,也根本不需要分时段用餐——以往能从窗口排到门口的队伍消失不见,放眼望去只有 3 个人在吃饭。 2 月 12 日,陈优乐返回上海,住进了公司统一安排的酒店,自行隔离 14 天,陈优乐开玩笑说,「这是在给酒店送温暖,他们现在估计都没有生意。」 并非所有公司都有这样的「大手笔」。 刘彦婷所在的房地产公司,大本营位于杭州。在全国飘红的疫情版图中,浙江则是重点疫区。 公司要求员工返回,但员工想回也没有那么容易。 2 月 6 日,刘彦婷收到公司通知,要求 10 号返回杭州,在家办公一周到两周,再视情况而定。 其实刘彦婷所在的策划部门,主要工作就是写PPT,疫情的唯一影响只是不能去线下调研而已,其他都还好,尤其是春节期间又接了一单。 刘彦婷租房所在社区告诉她,不要返回杭州,如果一定要回去,必须要有政府审批通过的复工证明,同时需要配合接受居家隔离 14 天的规定。在此期间,房门上锁,物业帮忙递送外卖、蔬菜等生活用品。 询问hr后,刘彦婷得知 10 号之前肯定拿不到复工证明。 公开文件显示,企业想要获得一张复工证明,并非易事。截止到 2 月 8 日晚上12:00,杭州市共有 29814 家企业提出申请,最终核准数为 162 家,这个比率只有0.54%。 根据《杭州市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导则》,服务业企业中的房地产相关企业在 2 月 20 日起,达到防控条件后才能复工。 2 月 10 日,复工第一天,刘彦婷开了一个视频会议——所有人包括领导在内都没有打开摄像头。 这个会议一共开了将近一个小时半,但刘彦婷说,已经比过往的会议短了很多——这也许是在家办工最意外的收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