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付出当然也换来了相应的回馈。入职的第一年,程维主动给张艺梅调了4次薪水,每次涨幅在20%-40%。入职的时候,张艺梅的薪资是3500元,那时候她的房租是1500元,她一年没买过新衣服。但不久后,她已经能在北京生活得不错。 滴滴、快的合并后,张艺梅拿到了期权。她记得程维说过,“期权是奖励公司主人的。”她的忠诚得到了回报,并被邀陪伴公司的未来。 2014年,滴滴、快的补贴大战,是滴滴最凶险的一段时间。作为职能岗,张艺梅对于公司业务层面所经历的这些惊心动魄是不敏感的。她唯一需要做好的是“后勤保障”,与越来越多的部门协调,并不断寻觅新的办公地点,以容纳更多的员工,适应滴滴的野蛮生长。 有一次,快车成立了一个新的项目组,需要在1个月时间内搬到一个能容纳六七十人的办公区。而且就要在公司附近,步行可及。张艺梅紧急联系中介,每天去看房子,最后在与公司相隔2条街的地方,找到了一座二层小楼。 这座楼是一栋大厦的配套设施,装修较为简陋。一层是自行车棚,二层是一个研发公司荒废的办公室,里面有一些落满灰尘的办公桌椅。因为时间紧迫,张艺梅收下了这间办公室,花了1天半时间带着保洁阿姨去收拾、布置。为了让办公环境尽可能温馨,她还在墙上挂了一些软装,摆放上绿植。最后,还没忘跟中介减免了半个月的服务费。 2014年夏天,柳青加入滴滴,程维把自己的办公室隔了一半给她。这个工程,也是张艺梅“监工”的。她在程维办公室的中间加了一道玻璃门,上不封顶,两位老总可以互相向对方“喊话”。她还采购了一些柳青喜欢的,简约、具有设计感的家具。后来,柳青常向人提起,现在的办公室有点空,有点怀念当初与程维挤在一间办公室的“紧凑感”。 滴滴公司的总部,在2014年中,补贴大战开始后不久,就搬到了上地的得实大厦。滴滴、快的合并后,滴滴扩张到5000人规模,总部又从得实搬到了中关村软件园,并在北京各地区有10多处分部。这些办公区,都是张艺梅和同事一起发掘的。 一边寻找新的办公地点,张艺梅另一边还要负责安抚员工的情绪。因为一年内多次搬家,一些员工怨声载道。张艺梅说服他们理解公司的难处,并确保让他们在搬家上尽量省心。 在为公司寻找办公区的同时,张艺梅自己也搬了几次家。她搬家的总体逻辑是离公司越来越近。如今,她和园区另一位员工一起住在公司附近,一个月房租2000多,有个20平米的独立空间,每天步行上班。 滴滴、快的合并之初,张艺梅在滴滴的工作职责还比较广泛,处在一个大包大揽的状态。她的工号从9号变成了19号,行政团队扩大到6、7个人,并开始做一些管理。 但随后不久,滴滴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这已经是一家5000人的公司了,开始真正像一家大公司那样,调整管理架构,明确岗位职责。一些更有经验、资源的高管加入,行政团队按照项目制调整,分工越来越细化。在调整中,张艺梅的工作范围被限定在了专管“办公空间”项目的行政经理。 变化来的有点突然,90后的张艺梅还没准备好。她看着滴滴从无到有,从“有”成长为“独角兽”。自己却从“大管家”变成了背后默默奉献的“螺丝钉”。 滴滴不再那么需要她了。这让她感到有些难过,“当你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少的时候,肯定是有落差的。” 她也很少有机会再见到程维。他们之间隔着高级经理、总监和VP,再也没有什么事,她需要直接向他汇报。 为了让时间充实起来,张艺梅开始游泳、健身,还报了钢琴课。 她也曾尝试突破职业瓶颈。2016年中,张艺梅申请调到运营部门。从容易被边缘化的职能岗,转为更为核心的业务岗。负责管理会员体系,为滴滴的积分商城导入流量,引导用户在滴滴的电商平台消费。 但张艺梅并不擅长跟数据打交道。刚开始做的时候,她甚至对于网站的PV/UV一点概念都没有,更不懂如何提升这些数据。半年之后,张艺梅就主动申请,从运营部门调到了企业文化部门。 滴滴的企业文化部门大概在2015年成立,主要负责提升员工的凝聚力,沟通高管和基层员工,把创业之初的企业文化沉淀下来,让公司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创新源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