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原始需求中,性、贪婪 、嫉妒、执着、懒惰、虚荣等都是隐藏的重要奥义。产品经理在做产品的时候,最先研究的应该是人性,而不是上来就研究产品逻辑。 在这其中,张小龙认为「贪嗔痴」是用户的三个基本约束力。贪是贪婪,嗔是嫉妒,痴是执着。 比如以」性「举例,摇一摇中的来复枪音效,花朵绽开的隐喻等都让用户体验到了最原始的性冲动。张小龙认为「最原始的东西往往就是体验最好的」。 比如微信朋友圈信息流不断提示的红点,利用的就是人性的贪婪、占有和不安全感,它驱动用户不停去刷新朋友圈。 在饭否中,张小龙这样写道「还是你们用户爽,哪里爽到哪里,苦的是做互联网的,要整天分析你们的阴暗心理好让你们更爽,还不能明说。」他认为所有这些「爽」都来自深层次的原因,也是竞争对手无法超越微信的地方。
7: 平台产品不应该做小众需求 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但张小龙认为不能针对细分人群去做需求,因为在满足这部分人群的同时也会得罪另一部分用户。 像微信就没将信息的「送达」以及「已读」状态暴露给他人,虽然这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会造成困扰的。「要符合人性,给他们撒谎的机会」。 8: 要想做成一款大众产品,必须要降低产品的学习成本 在朋友圈中,微信是不鼓励用户发纯文字信息的,所以他们把纯文字入口隐藏的很深。相比文字,图片承载的信息含量更大,对用户来说,发一张图片的难度也要小于编辑一段文字。 这就使得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等的人都可以无障碍使用社交媒体。「哪怕是农民工也会用」。 作为一款大众产品,张小龙认为,不能为了某些小众群体而去开发特定功能。要让所有用户在使用体验上是没差异的。比如摇一摇这个功能,它非常简单,任何一个人都会用。 而且在微信中,他们还刻意避免在界面中出现任何文字解释,「一旦一个功能需要文字解释,这个功能的设计已经失败了。」 9: 产品的最终目的是给用户创造价值 学习成本的降低不但提高了工具的使用效率,也意味着节省出的大量用户时间。这就是为用户创造价值。 是否把用户价值放在首位,也是判别一个好产品和坏产品的分水岭。「真正把用户价值第一做到产品里面去的不多,大部分只是把这个作为一句口头禅在说。」 在张小龙眼中,真正好的产品应该是让用户用完即走的。他以汽车上的空调举例,用户买一辆车是为了「到达目的地」,但是不能因为下车的时候,觉得空调特别好,就待在车里不出来,这是本末倒置。 对微信来说,他们要做的不是用户的时间杀手,更重要的考虑是怎么样更高效率帮助用户完成任务,「用完即走」就是微信的基本价值观。 10: 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相辅相成 因为把用户价值放在首位,所以在微信商业化上,张小龙的主张是「尽可能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而且他认为好的产品它的商业化和用户价值、用户体验是并不矛盾的。 「好的商业化应该是不骚扰用户,并且是只触达他需要触达的那一部分用户」。比如在游戏入口的设置上,比如微信不会弹出广告。在与外部合作,做资源对接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对用户是否有价值。 在微信公众号体系中,张小龙认为原创文章是他们需要的价值,所以为了扶持原创,在广告分成上,微信对用户有很好的优惠。 11: 产品经理感知用户需求的渠道 在张小龙看来,感知趋势的渠道有很多,这些渠道存在于生活中,也来自于线上。比如微博和论坛等,产品经理要去找离自己很远的用户,了解他们所处的氛围和场景。 12: 产品经理要时常有空杯心态,Stay Foolish 产品经理做需求时,自己用的爽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如何让离自己很远的用户用得爽,把握他们的心态?这就需要产品经理时常要有空杯心态,把自己当作一个傻瓜来用产品,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