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总自诩为惩奸除恶的侠盗,打着“清理市场垃圾、维护金融稳定”的旗号,动必雷霆万钧,生死相向,狠辣、无情。 而在上市公司眼中,它们则是狡诈贪婪还要顾及吃相的伪君子、真土匪,一份份耸人听闻的报告背后,是动辄亿计的惊天暴利。 截至6月1日收盘,科通芯城(0400.HK)报收于4.37港元/股,下跌26.92%。至此,受累于烽火研究连续两次沽空,该公司股价在过去三个交易日遭腰斩。 从360、新东方(EDU.N),到中国宏桥(1378.HK)、丰盛控股(0607.HK),再到正在被沽空的科通芯城,国外做空机构的步伐从美股逐渐向香港转移;从艾默生、香橼、匿名分析,到浑水、穆迪,全方位唱衰中国的阵营正在有意无意中形成。 一个又一个企业的评级被下调,一家又一家公司的股价突然暴跌……面对来势汹汹的做空浪潮,有人重新拾起了“阴谋论”的旧调,也有人指出“的确有很多垃圾公司需要被清理”。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克己克敌,百战不殆。 那么,隐藏在这十亿、百亿甚至千亿、万亿资本博弈背后的,到底是一群怎样的推手,它们到底因何而来,如何出手,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江湖 一个混乱的名利场 最近一波做空浪潮的源起,可以追述到2011年针对中概股的猎杀。 当时,由于估值逻辑不同、商业模式不被理解等诸多因素,包括奇虎360、巨人网络、新东方(EDU.N)等明星公司在内的一众企业,都遭到了各类金融机构的做空。 现在,随着大量中概股的私有化回归,美股中企逐步减少,做空的重心也在向香港转移。 更加重要的是,由于港股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且与大陆有着高度相关性的同时又能保持做空机制的完善性,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 而据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梳理,到目前为止,这些做空机构阵营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三级组成,评级机构——研究机构(狭义做空机构)——对冲基金。 首先,从这三者中的纽带,“研究机构”说起,它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狭义上的“做空机构”,往往具备两个特征。 其一,配备有专门分析企业状况,并出具做空报告的研究部门;其二,有一定的资金,以从自己做空对象中盈利。 也就是说,在以真金白银为筹码的资本游戏中,它们既是监督者,又是参与者。除了将自己的做空报告出售给对冲基金等“下家”外,也会亲自下场,攫取利润。 包括十分著名的“浑水公司”,成立之初也是打着纯粹“研究机构”的旗号,直到2016年初,才正式成立了对冲基金。 更加典型的,例如做空丰盛控股(0607.HK)的Glaucus,就曾以将报告出售给对冲基金Oasis Management,让后者得以提前进场埋伏。 又例如做空科通芯城的“烽火研究”。在其官网上,对自己的运营模式有着这样的表述:“所以我们并没有运营任何基金,也不接受任何投资。但是,为了支持我们日常的运作及有足够的资金作尽职调查,我们或许会沽空我们覆盖的公司。” 由于无须披露自己的盈利状况,到底是为了“维持生存”还是其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 当话语权与利益结为一体,且缺乏公开、透明、有效的监督之后,这其中的道德风险,必然无法把控。 其次,是掌握着大量资金的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意味“对冲过风险的基金”,其成立的本意,更多在于通过对冲这一手段,实现避险、套期保值目的。 “对冲”本身是一个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的过程,但由于相比其它参与做空的金融产品,对冲基金的资金规模比较庞大,因此也就经常被与“做空”划上等号。 换句话讲,它们不是为做空而生,但却是做空力量的重要构成。 最后,来谈谈评级机构。 顾名思义,评级机构就是指那些根据自己的一套评判逻辑,给予某一主体某个等级的机构,这里的“主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公司。 其实,国内外评级机构的数量很多,毕竟张嘴打分这件事谁都会,甚至只要你愿意,也可以对一个主体给出自己的评价,但有多少人相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在人类金融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家评级机构的话最有权威性,最受大家重视,它们分别是标普、惠誉、穆迪。 这三大评级机构都是实实在在的百年老店,历经了世界经济、金融的动荡不安、起起落落,的确积累了很多有效的风险模型及实战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