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四字,对我们而言还比较陌生,甚至在很多投资者眼里有些空洞。不过,越来越多被“错杀”的股票告诉我们,加强平时与投资者的沟通十分重要。 特别是对新兴产业、正处在转型中的企业而言,如果平时能够积极向市场宣传、解释自己的商业、盈利模式,培养投资者对自己的信任,在遭遇黑天鹅时,自然要从容得多。 反思 中国金融市场,还缺什么 “寻求其它权威机构支持”,是遭遇沽空时,被错杀企业自救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有点悲哀的是,对中国企业而言,能够求助的对象,似乎十分有限。 无论是评级机构、投资银行还是第三方智库,在世界范围内,能够说得上话的中国机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遑论与惠誉、标普、穆迪、大摩、小摩、高盛这些顶级机构相提并论,甚至在面对浑水的报告,我们的争辩都有些乏力。 而这背后,其实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的问题——如何获得经济、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不少朋友应该都注意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就评级机构而言,三巨头的准确率似乎与它们的地位并不匹配。除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集体失声外,就本次穆迪对中国主权及26家国企债券评级而言,比较令人无语的是,无论是从负债水平、经济增长率来看,中国都远好于G7集团任何一个国家。 因此,早在2016年,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时,时任财政部长楼继伟就表示:“中国不特别care他们的评级,不必一个个去拜评级机构的码头”,“希腊出这么大问题的时候,它的评级当时高于中国”…… 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在参加相关讨论会时,大公国际董事长关建中也曾分析了当下评级体系所存在的四点问题: 一、主导国际评级体系的评级机构具有鲜明的主权特征,这决定了它不可能站在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立场设定国际评级标准,因此它向市场提供的评级信息是不准确的; 二、它的评级标准缺乏全球一致性,这使其评级信息难以实现全球流动,甚至不能比较; 三、它是一种竞争模式,因此评级机构不会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只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满足自身利益需要; 四、它是一个单一评级体系,其评级技术和标准存在自身难以解决的缺陷。 用通俗的话来讲,即意识形态、双重标准、利益驱动、科学性不足。 然而,为何诸多的事实已经证明了目前评级体系存在局限,至少是不完善的,但却一直没有做出调整呢? 一方面,在于皇帝的新衣。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曾说过,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 由此可见,在既有评级体系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三大机构的能量有多庞大,更加重要的是,从这些机构的股东背景错综复杂,想要挑战它们,远不是挑战一个皇帝那么简单。 另一方面,在于客观的差距。 当下的评级体系固然有漏洞,但依然有着诸多可取之处,也的确从行业、公司层面作出了许多正确预测。并且,罗马并非一天建成的,虽然大公国际、中诚信等中国评级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评级逻辑,但毕竟缺乏时间的检验。 站在实践的角度,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推出的评级逻辑就不存在漏洞,就一定比西方的好。 存在的难题我们无法回避,不过也应该看到一些可喜的现象。 评级机构的成长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日趋完善,特别是大量新生金融力量的出现,给予了评级机构大量增量市场,也就给予了中国评级体系更多被检验的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