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来到了滴滴做用户增长,经过了异常忙碌的两个月,终于抽时间,把这段转型期中零散的记录的一些思考,系统的整理成文,总结一下就是”不懂BI的产品,不是好运营”。
从数据产品转用户增长运营,这是我的几点思考: 1.用户增长运营是什么,做什么 要解释用户增长运营,首先,要先明确什么是运营,怎么做用户增长。关于这两个问题,我想引用下我比较赞同的两个业内人士的观点。 运营是通过用户、内容、品牌等运营方式,传递产品价值、打造内容生态、创造新玩法,将产品和用户更好的连接,达到产品最终目的–韩叙 “增长黑客”是以数据驱动营销、以市场指导产品,通过技术手段贯彻增长目标的一群人。这就需要他们既了解技术,写得了代码;又能了解人性,能捕捉用户的心理感受和真实需求;最重要的是,他们经常能突发奇想,发挥创意,大开脑洞,以小的投入获取较多的用户和收入。–《增长黑客》 所以在我看来起来,用户增长运营的工作,就是通过业务梳理拆解出增长点与增长公式,并通过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驱动产品的快速迭代,找到增长方向,为用户传递产品价值,实现产品增长目标。在滴滴,我所在的市内增长组,会以项目FT的形式,联合产品BI研发等部门共同协作,通过AB测试与数据敏捷分析等方法来指导业务发展,从而快速迭代产品,实现增长目标。 为了实现用户增长,除了要深入了解业务,在产品的全流程中拆解增长公式,寻找增长空间,还需要不断学习,通过新维度找到新的增长方向。比如对于用户增长最重要的数据分析能力,就从最开始的在大学只会用excel的数据透视表和vlookup等几个函数处理大量数据,到在网易通过学习使用网易有数这样的敏捷BI工具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分析,通过维度下钻与用户分群找到增长空间,再到滴滴切换到Tableau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同时,对于新尝试的分解维度,学习直接用SQL跑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开始接触算法调优。对于用户增长,每一个新的实验方式与新的数据分析维度,都是可能的新增长点。 至于为什么需要用户增长运营,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不再,就连线下流量都处于火热争夺中的现在,更需要通过精细化运营来实现产品增长目标的时代,用户增长运营的作用尤为突出。 例如对于内容运营,传统运营主要是依靠长期积累的经验,去抓住目标用户的内容需求,靠类似于传统媒体主编的模式,进行选题与内容生产,而对于用户增长来说,我们更倾向于从经验驱动转向方法论驱动,依靠用户群划分与快速实验,数据驱动迭代,在经验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到优化空间。也只有这样通过方法论驱动,才能实现分发针对性内容,做到千人千面,不再是主编的经验与个人倾向决定。 再比如对于电商运营,如果将企业营收指标拆解为流量*转化率*客单价,那么传统运营的主要抓手是渠道运营去拉更多的流量,通过品类运营的各种资源与工具的熟练运用,去提升转化与客单价,而用户增长的思路可能会更多的根据渠道的具体数据情况,对应的进行用户群的划分与运营方式的探索,通过数据驱动,针对不同用户匹配不同运营策略,实现增长指标。 可能在部分人看来,用户增长只是从过去的靠经验变为靠实验数据验证,并不是脑暴式的底层创新,但实际上,脑暴式的创新是依靠于灵感的不可持续的创新,而通过实验与数据驱动运营方式的快速迭代,是一套可持续的创新思路,即使每次只能做出很小的提升,但持续下去一定可以收获更大的成果,最终当产品的全流程都找到了增长的方向后,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靠用户增长这一个单一指标似乎可以在一级市场里唤风唤雨,让VC/PE来跪舔,但是在二级市场,必须有好几个可供差遣腾挪的增长因素,否则分分钟打脸。 优秀的经营者,都是节奏大师,知道什么时候该在几个增长指标之间调兵遣将,不会把单一指标快用“死”了才找援兵,懂得休养生息。譬如Facebook让 ad load休息了好几个季度,直到Instagram开始大规模商业化才重新激活这个指标。 更伟大的经营者,是可以重写企业的收入公式,扩展疆域,这是华丽的冒险,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旅程。譬如:丁老板去养猪,我从来没嘲笑过。网易做严选和考拉,电商收入在2017Q2已经占到20%的收入了,如果这个比例再持续增加一些,网易的收入公式就改写成功了。–<增长的接力棒>朱时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