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To C 产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基于场景进行的设计,比如旅游类 APP 在获取你的定位后,给你推送当前城市相关的旅游信息;支付软件在你支付后推送周围餐厅的优惠券;当你买完机票后,会给你推送目的地的酒店信息等等。 在 To B 产品中,存在的场景会更加复杂。因为 To B 产品更多的是提供一个针对某个特定问题场景的完整解决方案,在这个问题场景中会存在特别多的角色。只要把握住「角色」这个问题,就可以在不同「角色」组成的小场景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在从 C 端转向 B 端时,非常容易忽视的一个就是角色的区分。不同的角色在面对同一个功能的时候,需求会不一样。如果说能根据这个区分出不同的场景的话,将会更好的引导用户对产品进行使用。 面对一个功能,不同角色的主要工作内容肯定是有区别的。比如云之家的签到轻应用,主要分为3个角色,签到管理员、经理(以经理为代表的管理角色)、员工。他们在面对签到的主要功能分别为:管理签到规则、根据出勤计算工资;查看员工出勤情况并进行管理;签到打卡。那么这三个角色在进入签到的时候则会有不同的需求,且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引导。 下面将以签到为例,讲一讲在对签到进行优化的时候,我们基于不同的场景做了哪些设计。 「签到」的背景 签到是云之家的一个轻应用,周活在轻应用中排名靠前,但是转化率一直稳定在比较中庸的位置。 分析了一下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客观上功能性方面与竞品存在差距;二是设计上的缺陷,用户引导上并没有做的很好。所以,我们以提高转化率为目的,对签到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调研,并重新进行了设计。 那么如何根据角色进行设计呢?主要分为这几个步骤: 需求的目的:在设计之前的大前提,是明确需求目的,以目的为准绳,防止自己在之后的思考走歪路。其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比较复杂的功能,涉及的角色较多的时候,设计师在经过长时间的深入思考可能会出现思维跑偏的情况,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看自己是否脱离了需求目的是非常有必要的。明确了功能需求的目的,才能够以此为准绳进行设计。 包含的角色:明确涉及到此功能使用的角色一共有多少个 主要角色是什么:找出主要角色 角色的场景:正确理解不同的角色在此功能下的使用场景 分角色进行设计:针对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分别进行设计 1、需求的目的 其实目的已经非常明确了,就是需要提高签到应用的转化率。但是,在此之前仍然需要进行调研。经过用户电话回访得出,用户在放弃使用签到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两个方面: 功能性缺失:这个主要是在竞品的比较下,云之家的签到功能覆盖面相对而言会比较窄一些,相对复杂的场景没有覆盖到,导致用户在对比之下选择了竞品。 设计上的问题:这个主要体现在“不知道怎么用”、“界面太复杂”、“找不到我想要的功能(但其实功能已经存在)”这三个方面 针对第一个方面,在功能性的扩充上是一个持久战,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人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第二个方面,却是设计可以比较方便解决的。所以,我们从第二个方面入手,去解决由于设计带来的转化率低的问题。 2、包含的角色 这也是一个非常容易回答的问题,只要设计人员对于产品的情况充分的熟悉,就能够很容易的回答出这个问题。 签到应用中包含的角色有: 管理员(团队) 签到管理员 老板 经理 员工 当角色过多时,我们需要分析角色的权限功能,看能否「合并同类项」。以上的 5 个角色,合并后变成了 3 种: 管理员:在这个场景之下,签到管理员和管理员的权限功能都是一致的,就是「能否对签到规则进行管理」,我们通过这一个功能来定义用户是否为「管理员」。当用户拥有权限的时候,会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经理:以经理为代表的管理层人员,在这种场景下,除了基本的签到功能外,老板和经理都是对员工的签到情况进行查看和管理的角色,区别仅仅是查看范围大小的不同。 员工:被签到规则约束的角色,主要操作就是签到。 3、主要角色是什么 管理员、经理、员工,三中角色哪一种是主要角色呢?如果按照人数来的话,员工无疑是最多的,占据 9 成以上的比例。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