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底,共享单车以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赢得广泛赞誉,火速占领市场。一时间,一级市场投资火热,各路资本竞逐共享单车,掀起全国共享单车潮。即便在“资本寒冬”季,共享单车的发展依然势不可挡,先后引发阿里巴巴、腾讯、滴滴、小米、红杉、高瓴等资本大鳄相继投入数十亿美元,马化腾(微博)感叹:“共享单车来得太快了,比滴滴等都快。” 上海海倍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爱民坦言自己喜欢关注新生事物,最初摩拜在上海投下第一批共享单车之时,他是积极的尝试者:“感觉这种出行方式十分便利,还可以锻炼身体,环保与健康兼具。”专业人士的天然敏感性让他意识到,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非常有价值,他紧密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共享单车对于全球共享经济来说,都是一种全面的创新。作为一个研究互联网行业的专业人士,我更多地关注这一现象级共享经济背后的商业模式,以及这种商业模式能给其他传统行业带来的影响和可借鉴之处。”陈爱民解释,“共享单车作为中国共享经济的原创新模式,引起了我非常大的研究兴趣。” 今年初春,陈爱民到北京出差,与好友陈龙海畅谈至深夜。“当晚我们都喝了酒,不能开车,我就建议,扔掉汽车,骑共享单车到酒店。”两人只找到一辆共享单车,于是便一个人骑、一个人跑,轮流交换着回到酒店。这一路,他们不断讨论共享单车这一现象级事件,达成了共同写作《共享单车》一书的意向。共享单车凭什么能够逆势崛起?它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它的未来会怎样?它带给传统企业哪些启示? 惨烈的淘汰赛 时代周报: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 陈爱民:在写作这本《共享单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最有趣的现象就是,当你写完稿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多数据就过时了,这样你就得修改一次。因为我们要给读者最新资讯、更有效的干货落地知识。 比如上海的共享单车,今年年初是几十万辆,到6月份变成近百万辆,到8月份就有可能是150多万辆,这种变化是非常惊人的。所以书稿直至终审的最后一稿,都还在做少量的修改。行业数据一直处于快速迭变之中,这种现象也是非常特殊的。 另外,今年6月初,我们写完初稿时,悟空单车倒闭了。写稿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共享单车行业的洗牌期快要到来了。目前,这一领域领先的巨头企业融资额度相当惊人,他们将率先运用价格战和规模效应,淘汰和兼并其他中小企业。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共享单车行业的并购事件并没有大规模发生,而惨烈的淘汰赛早早拉开了序幕。 时代周报:6月,仅成立不足半年的悟空单车宣布正式终止服务,成为第一家倒下的共享单车平台;随后町町单车宣布倒闭,小蓝单车和小鸣单车也因为融资问题而运营维艰,风光不再。有声音表示共享单车的下一步是“先清场”,你怎么看? 陈爱民:任何新兴行业都有其生命周期,共享单车从刚开始产生的幼稚期,到后来爆发式成长的成长期,经过这一轮惨烈的淘汰赛后,将慢慢进入成熟期。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决定了这个行业拥有天然的资本属性和领先属性,只有资本雄厚且占有相当市场规模的领导型企业,才能最终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 “风口”这个词,现在用在共享单车行业已经过时,但也不能说“风光不再”。当前摩拜单车获得的国际国内荣誉可谓接踵而来,而ofo也有很多好事发生。一旦竞争格局定下来,共享单车企业将会完善自身的商业模式,迎来“风光无限”的好日子。 商业模式一般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模式创新;第二阶段竞争对手蜂拥而入,投资公司大量进来;第三阶段运营为王;第四阶段寡头出现,所以共享单车快速发展,进入第三阶段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企业出现倒闭的现象。 时代周报:10月24日,永安行宣布全资收购哈罗单车,成为共享单车的首宗并购案。在多家共享单车平台相继出现经营困难和倒闭潮之后,又出现并购案,这是否共享单车走进资本寒冬的先兆? 陈爱民:当前,进入共享单车行业的资本体量已经非常大,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已经完成了在这一行业的投资布局。可以这样说,资本再次大规模进入共享单车行业的冲动已经没有了,因为大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共享单车已经进入资本寒冬期,否则就不会连小蓝单车这样的共享单车企业都陷入融资困境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