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摩拜和ofo的双寡头竞争(两者占据市场接近95%的股份),小型共享单车企业非常被动,如果不想被淘汰,未来有几个可能,一种是抱团取暖、找出过冬良策,否则将陷入更大面积的倒闭潮之中。还有一种是被收购,创始人退出。最不想看到的局面是企业倒闭,客户拿不回押金。 时代周报:此前有国外媒体报道,摩拜与ofo投资人正谈判推动两者合并,以结束烧钱的竞争,但这一消息被双方否认。在你看来,双寡头未来何去何从? 陈爱民:摩拜和ofo,虽然暂时不能完全确定谁是老大,但市场的竞争最终会以数据说话。从传统互联网行业和共享经济行业的发展规律来说,两者合并的可能性较大。 一、两家公司的幕后投资人有不少交集;二、从结束烧钱的竞争需求以及改变盈利模式等方面来说,两家公司都有达成合作的客观要求。当然,如果市场上能够有更大机会,或者投资人有其他方面的要求,两家公司将会形成双寡头竞争格局。因为两家公司的内在基因,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两者的融合会面临一定的困难,而这恰恰是两家公司同时存在的最好理由。 时代周报:随着共享单车行业即将完成整合洗牌,随之而来的是盈利模式的难题。滴滴已成ofo第一大股东,ofo现在主要将精力投入在运营上。摩拜则积极介入网约车,先后与首汽约车、嘀嗒拼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如何评价摩拜此举? 陈爱民: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运营方法和人脉资源,摩拜这种做法是用渠道整合的力量,补齐没有“滴滴”这样的汽车共享巨头加持的短板,构建短途出行与长途出行的完整链条。 共享单车界基本是两种打法。一种是用战略合作渠道整合,发展速度很快;一种是自己运营,投入时间和成本较大,专注于用户体验。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就看哪一个意志力够坚强,成长速度够快,资金够多,提供的服务能够更加被客户所接受。 时代周报:你如何预测共享单车的未来? 陈爱民:当共享单车的战斗进入下半场,用户骑行习惯的培养已经接近养成。共享单车的未来,就是通过出行这种方式,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延伸和迭代。同时,考虑加入更多的科技和功能,使共享单车成为智能化的平台。 用户体验的提升可以为共享单车打造新的发展方向。例如,通过用户的骑行数据,与休闲、健身、旅游等行业融合,使共享单车企业获得与其他行业合作的机会,为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做准备。 设想一下,当共享单车能够集合更多的功能,变成一个客户端,将出现与用户自身偏好密切相关的东西。由此,共享单车就不再只是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是有了更加深度的应用。这些应用的叠加,代表共享单车功能的延伸。 时代周报:现在街上五颜六色的单车太多,但共享经济不应该是节约资源、提升效率吗?为什么在资本追逐之下,却创造了如此多的剩余?共享单车、雨伞、充电宝兴起,这些算共享经济吗? 陈爱民:资本是逐利的。如果一个商业模式有未来,资本一定会蜂拥而入,但资本又是残酷的,当一个模式出现过剩的时候,资本一定会退出。目前看似浪费的现象,只是短暂的市场竞争,自然优胜劣汰的过程,所有的成长过程,都会带来更高效率的发展、更低的费用和成本,这种现象很正常。 只要符合共享经济的基本要求,都能纳入共享经济的范畴。只不过共享经济本身的发展形式多种多样,共享经济的运营模式日新月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