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三”是一个具体的数字。相比于“几口”,“三口”就会给人一种确定感,它能让人更容易在大脑中模拟,想象自己嚼了三下。(这就是“少许辣椒”和“两克辣椒”的区别) 而“米酒”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的香甜,相比于大米来说更容易感知,就更能刺激读者的感官——让本来没什么味道的大米,瞬间变成很美味的感觉…… 可千万别小看这种“模拟想象的力量”,心理学家以前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让一组受试者在喝橙汁的时候,想象自己在喝白开水,结果所有人分泌的唾液都变少了; 而另一组受试者,在喝白开水的时候,想象自己在喝橙汁,结果所有人分泌的唾液都变多了; 最终的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分泌唾液的量几乎差不多。 当然,“望梅止渴”的故事,也同样能说明这一点——只要人们一想到“梅子”,就会分泌唾液。 另一方面,信息越具体,也会更加可信——人们潜意识会认为:既然你描述的这么准确,那应该是有依据的,而不是随意乱说的…… 当然,你也许会问:“那其他的大米,吃起来就没有这种感觉吗?消费者为什么非要选目前这个’文采好’的呢?” 关于这一点,其实刚才已经说了——消费者是茫然的,他很难自己想象出这种感觉。 包括我写这篇文章,刚才也一直在仔细回忆咀嚼米饭的感觉,最后才得出“米酒”这个概念,这个过程很烧脑。 因此,如果你的产品能主动刺激消费者感官,而其他竞品没有,那消费者看到你就会有感,而看到竞品就无感了。(哪怕你们的产品都差不多) 当然,刺激感官的方式,除了文字的描述,也可以是实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等。 比如现在包装纸有一种技术——在洗发水和牙膏等的标签上,贴上这种特殊技术的纸,消费者就可以通过触摸时产生的摩擦,立马闻到产品的香味。 2. 营造场景 所谓的“营造场景”,其实跟之前的“调动感官”非常类似——它们都是通过「具体」的描述,帮助消费者想象使用产品的美好体验。 只不过,前者更注重感官(视,听,触,嗅,味),而后者更注重场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直接来看个案例吧。 这是一个餐饮类公号上,卖小甜酒的文案(节选): 看电影喝可乐吃爆米花?换点花样呗。赛两瓶小甜酒在包里,电影开场,旋开瓶盖,塞根吸管,两个小时的电影正好喝完一瓶,还不用担心醉。如果和闺蜜/对象一起看电影,还可以直接带瓶750ml的,塞两根吸管,你一口我一口,瞬间有种“整个电影院都被我们承包了”的感觉。 这不,最近正赶上新片上映高峰:热血如《速度与激情》、甜蜜如《春娇救志明》、复古如《大话西游》、酷炫如《银河护卫队》,都适合搭配“剧院尺寸”小甜酒。 你看,读这段话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在想象自己在电影院喝这个小甜酒呢? 据说这款原本小众的小甜酒,在文案的刺激下,只用了3天就全部售罄了。 当然,要想营造具体的场景,也不一定非要写那么多字。 比如劲酒的“劲酒配螃蟹”,其实也算一种场景的营造——吃螃蟹的场景。
另外,一旦你具体到某个场景,消费者也更容易被你说服——不然他也说不清楚吃螃蟹究竟该配什么…(除非他是美食家,或者曾经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 相反,如果没有具体到场景,说“爱生活,喝劲酒”,那消费者就很容易扳倒你的说法——“我很热爱生活啊,但跟劲酒没关系,我平时主要喝橙汁…” 3. 制造对比 如果你喜欢看周星驰的电影,那你一定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他的电影中,很多配角都是一些奇形怪状/傻不拉几/有各种先天缺陷的人物,就周星驰自己(以及女一号)正常点。
而这就会出现一个什么效果呢? 观众们就会觉得:哇!周星驰好厉害!好聪明!好上进! 没错,这就是典型的:通过对比,把一个本来没那么厉害的东西,变得看上去很厉害。 那如何才能产生这种对比效果呢? 当然是刻意去找一些差的不能再差的东西,来跟自己作对比咯…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运用到营销上。 比如之前我看到的一个曲奇饼干的卖货文案。 其实这款曲奇吧,牌子也不大,要说质量也没多好,那它该如何让别人觉得它“很不错”呢? 当然是学周星驰——去找一些差的不能再差的极端案例来做比较啦! 比如专门去找那些在食品安全出过事的品牌,来跟自己的品牌作对比,从而显得自己棒棒的。(据说,这篇文章卖了30万销售额)
再比如网上卖虫草的,为了突出自己的品质(其实不见得有多好),也会专门去找一些次货来做对比:
4. 挖掘产品故事 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对一些东西没兴趣,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东西不了解。 比如房子,在大部分人眼中,房子就是房子,没什么特别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