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企业可以要求国内消费者必须支持民族产业,但吃瓜群众们理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以抄袭为耻,打倒“山寨也是一种创新”这类悖论。 2017年双十一落下帷幕时,天猫最终的交易额定格在1682亿,创下历史新高。 这是网民的狂欢,也是品牌商的狂欢。 大品牌商展示肌肉的同时,小品牌们亦分食市场,部分“运作得当”的小商家,双十一周期内的利润,比剩余全年的总和还高。 不论是传统渠道还是电商,从个体商家升级成为品牌商,是所有经营者的梦想。第一代淘宝商铺中的佼佼者,大多“自立门户”,创立了专属品牌,而天猫的出现,为大品牌提供有效线上入口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小品牌的成长与崛起。 过去,西方企业建立品牌,都是立足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到经销渠道,再通过广告、口碑等方式确立品牌。 现在,各行各业都崇尚扁平化,从生产直接到消费者,品牌形象的建立与传播也变得相当分散。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精准搜索、传统媒体、新媒体、楼宇广告……广告渠道太多,品牌化的投入和成果变得愈发难以捉摸。 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人际传播的机制,一些新生品牌比较容易获得一定的销售额,比如朋友圈的微商。部分新产品不需要投入传播成本,仅依靠人力,就能收获理想的品牌效果。 互联网时代,创建一个品牌看似变得简单了。但只是从0到1简单了,从1到100,正越发艰难。 雄心壮志的品牌商,需要直面断裂、断层的消费体系,击穿年龄代沟和各个阶层,尽可能满足他们迥异的认知和价值观。财大气粗如宝洁,一年在中国市场投入70亿人民币的广告费,依旧难以摆脱消费者眼中“品牌老化”的形象。 传播难度只是品牌商面临的难题之一,从1到100,他们面前的坑越来越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创新越来越难,但别人拿走自己的创新却越来越简单。 过去几年,创新是舆论衡量企业的核心标准,科技企业尤其如此。但站在更大的范围看来,很难说,大环境是否真的在鼓励创新。 今年4月,一篇名为《黄老师,黄小厨方案的钱我们不要了》的文章火遍全网,作者称黄磊名下公司对他人创意、设计进行抄袭和剽窃。 由于和娱乐圈搭上关系,该事件引发轩然大波,然而对比“商业圈”,这样的抄袭只能算是小菜一碟。 远的不提,单以双十一为例,多少所谓品牌的服装款式,直接照抄大牌;多少商家的网店设计,都是他人的产物……类似的抄袭和侵权数不胜数。 互联网让信息的获取变得极为便利,抄袭、剽窃也水到渠成。你日思夜想设计出一套家具,心满意得放在网店里,没几天便发现同样的设计到处都是;你辛辛苦苦写了一篇文章,别人拿走随便“洗一洗”标个原创,再换个耸人听闻的标题,传播效果比你的还好……华商君随便统计一下,便可以数出几十几百条被偷、被窃、被洗的例子。 拿来主义的盛行,使得创新、创意的价值很难得到真正释放。对于原设计者和公司而言,被抄袭不是心理关的问题,而是事关生死存亡。 财经媒体常说:新的常态下,经济发展要摆脱资源和环境换速度的局面,让创新成为新的引擎。 创新怎么成为引擎?品牌建设是必经之路。没有品牌,就谈不上对市场的有效占有和控制,创新的成果也无法变成实实在在的商业活动。 从有创新到建设品牌这一步,卡死了太多的有志青年,因为他们的辛苦付出,经常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互联网曾言“生、死、腾讯”,中国业内最大的山头,至今还在被人诟病剽窃的“黑历史”。 众多产业里,创新成了大公司的专属,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资本和影响力打击抄袭,维护权益。而众多新生代,则被淹死在了抄袭的大潮里,水花都没有留下。 科技、互联网产业尚且如此,传统行业则更是可想而知。 创新远不止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品牌理念、店面设计、产品等均可创新,这些因素统一集结成了品牌。 在抄袭者眼里,其中的各个环节,都能逐一拿走,品牌成果亦可直接窃取。创业者无力应对穷凶极恶的抄袭者,那些成名已久的大品牌,同样深受其害。 打假是陶华碧最在意的事情,老干妈每年花在打假维权上的资金高达数千万。 成名伊始,陶华碧便感受到了来自竞争对手的恶意。上世纪90年代,各大“干妈”调味品大行其道,包装、用途、商标等和老干妈均无显著差别,其中几家的规模还越做越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