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们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应用服务,支持双+转型战略,我们会坚定的按照这个目标往前走。企业做的好,市场投资人自然就会给企业应有的价值。从公司价值来看,我觉得更应该从长远来看。 记者: 8月份采访您的时候,您说绝对不会放弃通讯业务,但是10月份发了一个公告,我们引用了战略投资者,我们虽然还是控股方,占51%的股份,但是已经引入了紫光。当时市场上有一些声音也在解读李董到底是怎么想的,东哥是不是变了,这个战略发生了摇摆。当时我也和外界说李董刚刚说过是绝对不会放弃的,我想问的问题就是引入紫光战略投资者之后,通讯业务有没有发生了什么变化,它除了提供技术还有什么相关的问题?AI出现以后,人工智能对通讯是什么样的机会,对整体集团是什么样的机会? 李董: 第一个问题,我自己来担任CEO,可能是再次确认我们一定有信心、有决心在移动通讯产业要重建竞争力。至于为什么引入战略投资者?一是希望加强通讯方面协同的力量,二是也有一点财务因素的考虑。刚才讲很多投资者说为什么你们不放心?因为它财务上对整个集团业绩影响是很大的,我们晚一点会发布年度财报,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情况下,新的投资者加入对于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将会有改善。但是投资者的加入也说明投资者对我们这个业务扭亏为盈和持续发展有信心的。 第二个问题,人工智能是我们重点发展的两个技术领域之一,我们现在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半导体显示技术和材料展开,人工智能就会大量用到我们各种终端产品的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相同的产品,无论是移动智能终端、现在的彩电家庭互联网终端,还是正在大力发展的智能家电,这块在人工智能方面今后业务前景都是非常广阔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人工智能带来很大的机遇,现在物联网的发展使得感应芯片成本越来越低,它能够嵌入到各种终端产品当中,通过各种应用场景给你留下可以想象的空间。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未来各种智能终端产品必备的技术。 记者: 李董,之前集团也在人力上做了一些改革,人力资源成本也取得一定效果,这种趋势在2018年还会持续吗?这是不是智能制造在未来必然出现的趋势? 李董: 这个趋势还是会持续的,因为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竞争力保持和提升的基础,减员降本增效,特别是降本增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减员从绝对数来讲,可能到某个阶段不一定是数量的下降,而是人均效率提升。要提升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智能制造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根据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将是未来重要的方向。我们作为一个制造业为基础的行业,我们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作为未来我们持续提高竞争力一个最关键的工作。近期我们会在这方面加大力度。简单讲,我们在资产投入最大的华星几个工厂里面会进一步升级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效率。 在过去几年为什么华星能够取得经营效率和效益指标的领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一开始就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和它的技术平台导入到华星,从第一个工厂开始。经过6、7年的运作,我们在当中收获了很好的效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当中还有哪些进一步改善提高的地方。2017年开始,我们在做一轮新的重大改造升级,让我们智能制造的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同时把提升的系统能力平移到T6和T3工厂。 记者: 您说的这种投资增加,是指对华星生产项目硬件的投入吗? 李董: 华星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所以它的设备效率直接影响公司盈利。我们在华星业务折旧费占销售收入很高一个比例,我没有记错的话,大概是21%。设备效率提高,就意味着成本下降。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才能大大提升企业的效率,现在在华星从建厂开始就看不到什么人,但是这不代表你的效率已经到了极致,还要设备怎么样运作达到效率最高,设备故障率最低。智能制造很重要的一个技术基础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感应器能够把生产系统的任何变化及时控制和调整,使它始终保持在一个最高效率的状态。 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您之前在一个财报分析会上提出3053计划,主要针对彩电和通讯业务的,在您看来它完成进展到什么程度,您对这个进展速度是否满意? 李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