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从首页顶级入口进入,如亚马逊AR View从首页拍照页面进入,Sephora从抽屉菜单进入;或者直接首页即AR,如IKEA Place、Gap Dressing Room、Wayfiar、苏宁AR易购等等。无论哪种,购买行为均沿着AR功能向下延伸。
淘宝AR Buy+入口 3). 从首页“扫一扫”进入,这一类常见于平台和品牌商的联合营销,如淘宝“扫一扫”里的AR Buy+、京东“扫啊扫”里的AR扫皆是此类,通过扫描固定的Marker展示互动内容,进而获得优惠券或其他优惠特权。
国内外较知名产品及厂商(不定期更新)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竞品间一些相通之处: AR技术的应用集中于购买前。无论营销还是商品展示,都属于购买前的行为。 商品集中在化妆品、家装家具、配件鞋包等类目。这些类目和商品视觉效果强相关,且由于实际使用环境各不相同,无论是商品详情还是带图评价均无法准确展现,仍需大量脑补。 集中于大厂或掌握AR技术的独立品牌。原因有三:一是AR研发成本仍然较高;二是这些厂商在垂直领域有绝对话语权,方便资源管理配置;,三是他们更追求用户体验,需要更高的用户粘性。 效果有待优化。受限于手机计算能力和现有底层技术仍不完善,展示效果有时会不尽人意,如试妆时面部运动稍快虚拟效果会跟不上,又如平面检测错误导致商品出现的比例不对等等。几何、时间和光照的一致性基本能保证前两个,光照出错概率相比较大,有时让人有出挑感。 具有一定社交属性。都提供了拍照分享,在引入社交属性提升流量和转化率上,并没有直观的效果。这一功能目前应该是MVP版本。 营销更倾向于尝鲜。效果良莠不齐,有的会结合多种技术共同完成,有的只是单一的AR扫描展示。效果上有的以游戏形式,提高用户参与感又获得优惠特权,有的仅仅是标记物扫描,甚是简陋。 3. 使用场景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购物场景已具有很长的发展历程,而新技术能够适用于老场景,要看它是否能提升用户效率,解决痛点。AR也不例外,决不能为了AR而AR。 从竞品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AR技术集中在下单前,与商品视觉展示关联性最强。那这一阶段具有什么特点呢? 要了解这一阶段,首先需要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 这一模型是对下单前用户流程的抽象,我们对下单前的流程进一步改进,只为方便理解:
目前各大平台对下单前的优化都基于此,目的是为了帮助用户缩短决策流程,减少弃单率。这其中和AR相关的主要有四类场景:浏览商品、测试商品、营销引导、定制化。 1)浏览商品 这一场景下,用户通过产品展示(如图片和视频),尽可能了解产品在不同属性下的状态,而平台或商家会尽可能提供有利于下单的展示效果,尽快完成下单。 以购买家具为例,用户从导购平台或平台商品列表进入商品详情,依次查看产品首图和视频、产品详情、评价等,行程初步的印象。但实际对于真实效果仍疑虑重重。 AR购物通过3D效果,用户能直观浏览到商品的状态,包括尺寸、位置、角度等是否合适,形状、颜色等款式是否钟意,商品与周围环境视觉上是否和谐等等,而且每一次属性值的调整用户都能实时了解,焦虑感会降低,购买欲望会增强。 这里引用一篇Retail Systems Research的管理合伙人,数字零售专家Nikki Baird的观点:《未来十年70000亿美元产值:AR未来的7个预测》 2)测试商品 用户在浏览商品同时会不断测试商品,其中包含属性调整与效果比对两方面。通过属性调整,可以了解与使用环境的相容性;而效果比对能帮助用户确定购买决策。这一场景中,平台和商家会竟可能提供全面和简便的操作,降低用户焦虑。 以购买化妆品为例,传统的测试场景下,用户进入商品详情后依次浏览详情中不同款式的效果、评价中的上妆效果,同时不断脑补,而脑补的过程是一边将自己的面部情况,同详情与评价中展示的情况进行相似匹配,一边模拟上妆效果。简单说,整个流程只能通过脑补来完成,这给下单造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