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子弹财经 (ID:wwwhygc),作者: Zimi、Autumn,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外卖下单一时爽,垃圾分类悔半生。” 家住上海闵行的小雨(化名)作了一首打油诗,用来调侃已被垃圾分类“逼疯”的自己。 “现在想吃个花甲米线都这么难的吗?”说起最近的一次外卖经历,小雨至今仍哭笑不得。 “吃完后我还特地上网查了一下:剩下的汤水要倒进马桶,没吃完的要作湿垃圾处理,但里面的花甲壳要一个个挑出来——因为贝壳类是干垃圾,然而最‘变态’的是包装盒竟然还得擦干净了才能丢。” 一番操作下来,小雨已身心俱疲。 “本来点外卖是为了方便,现在却不见得,看来以后得先想清楚(想吃的)好不好分类才能决定要不要下单了。” 与小雨完全相反,在上海张江工作的橙子(化名)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烦恼。究其原因,一句“因为我基本不生产垃圾”的回答,在玩笑和戏谑中道出了应对垃圾分类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但目前大部分上海人都和小雨的那段外卖小插曲一样,近几个月来每天都经历着“你是什么垃圾”的灵魂拷问。 7 月 1 日,上海正式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推行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对垃圾分类不到位、拒不改正的单位和个人还会开出罚单。 北京紧随其后,城管委方面透露很快也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而且分类标准虽然相较上海会容易许多,但罚款力度却不会低于魔都。 紧接着,成都、宁波、深圳也纷纷表态,很快将会加入垃圾分类的大本营,深圳方面甚至表示垃圾分得好还可奖励 1000 元。 除上述几大城市外,其他城市也同样跑不掉。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要求:从 2019 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 2020 年底, 46 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25 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保卫战在全国正式打响第一枪。 垃圾分类的生意经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如火如荼的垃圾分类大战背后,除了关于上海人民各种各样“被垃圾折磨”的段子盛行之外,还有一些公司也在这个巨大的风口中窥见了或明显或隐藏的大大小小的商机。 首先是垃圾分类实行以来,直接带动了各类相关生活用品的销量呈直线上升。 淘宝极有家数据显示,整个 6 月,垃圾桶销量达到 300 万件,几乎每秒钟就卖掉 1 个垃圾桶。尤其是在 6 月 24 日到 30 日这一周,垃圾桶的销量同比去年大涨五成,有商家由于销量火爆不得不限购一人一件。 而天猫方面也同样惊人: 6 月份“分类垃圾桶”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增长了3000%以上,而当月分类垃圾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00%以上,其中上海用户贡献了超过85%的销售额。 除了购买分类垃圾桶外,还有不少人在垃圾分类的困难面前认输,直接选择了垃圾处理器来粉碎湿垃圾,省去分和丢(垃圾)的烦恼。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6. 18 上,在厦门代理各类家电品牌的聂经理发现,厨余垃圾处理器成了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亮点。其中,苏宁易购的厨余垃圾处理器销量同比增长1139%,京东全天成交额同比增长150%。 而垃圾生活用品的销量暴增又意外地引起了了股票市场的一阵骚动。 在垃圾分类立法还没正式落地之前,A股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垃圾分类概念股,游资更是不分青红皂白,闯进来先炒一波再说。 这些天的A股盘面上,垃圾分类概念股集体翻红,龙马环卫、绿色动力、一拖股份等多只个股连续涨停,成了一道耀眼的风景。 但意外的是,这些公司却相继发布风险提示,表明自己并没有垃圾分类业务,或该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较少——资本市场永远都有让人看不懂的操作。 在垃圾分类带动的繁荣之下,有一批敏感的科技公司和创业者已经这片繁荣之下嗅到了新的商业机会,开始捷足先登。 BAT率先出手,支付宝、微信以及华为在 7 月 1 日立法实施之前就已经相继推出了各类“垃圾分类”小程序,企图抢占这一风口的第一波流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