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争相开放小程序生态,提供流量的同时,也在铺设战场。各方逻辑如何?支付宝小程序,又承载着阿里怎样的“野心”? 40 万首月获客,65%次日留存, 32 万日均匹配人次——系列数字让青团社CEO莫凡和她的90后团队相信,投入运营的支付宝小程序“要火了”。主打灵活用工平台,「青团社兼职」不断嫁接支付宝生态的各种能力,芝麻信用、人脸识别、区块链保险合约......像兵器库里陈列的兵器,莫凡称这是“武器代差”。 “不可思议”,是不少小程序开发者刚入局时的感受。如果说前两年试水微信小程序,还是处在若即若离的心理状态,运营数据的飙升、一线基金的接连进入,让这一领域的价值得到显性的证实。创业者对小程序的态度,也从“要不要进入”,转为“到底该怎么玩”? 与此同时,小程序唤醒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微信小程序之后,支付宝小程序经历一年公测,于 2018 年 9 月正式上线;百度于同年 7 月份推出智能小程序;此后跟进的还有今日头条、B站等,就在不久前, 360 也对外宣布上线 360 小程序。 图注| 头部玩家小程序生态数据(截至 2019 年 4 月) 各生态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作为全球第一大咖啡连锁,星巴克先是和腾讯达成合作,推出了微信小程序,后又转投阿里怀抱,上线支付宝小程序。一方面是跃跃欲试的开发者,一方面是可以想象的生态格局,各大巨头都在自己的主场,亮出“刀剑”。 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去年对外表示,至少未来三年内,支付宝小程序一定是蚂蚁金服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如今支付宝小程序已正式升级为阿里小程序,意味着开放整个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并以“繁星计划”向开发者和商户提供 20 亿元补贴。 尽管各大巨头以不同形式开战,其实都是市场份额的殊途同归,在这片小程序掀起的巨大浪潮中,看懂巨头们如何对招,创业者也能更有效地切入这片或疾或徐的势能中。 1 “玩流量就是个死” 张平墨是最早一批参与到小程序中的创业者,他对“流量”一直抱着审慎的态度,“如果玩流量有用,赛道早被挤爆了。”而事实上,快速消失的小程序越来越多。 同样的“审慎”来自官方平台。微信并未开放中心化流量,而是让用户自己去发现和匹配;支付宝小程序虽然有公域流量,但需要“等价交换”,也就是运营者把小程序做好了,公域流量才会作为激励开放。 “从去年我们开始讲,别玩流量,纯玩流量就是个死。” 支付宝小程序事业部总经理管仲告诉创业邦,支付宝小程序的各项规则其实都指向了一个态度——做好服务,而不是玩流量。这首先自是出于生态健康的考虑,避免一些商家褥羊毛,与此同时,鼓励自运营,也是生态可持续的基础。 虽都在讲开放和去中心化,但各大巨头对“去中心化”的理解和设计,却并不一样。对于阿里来说,过去阿里很多成功的模式,比如淘宝,都建立在比较强的中心化平台上,但小程序是一个分发式和去中心化的。这是否意味着阿里一贯路径的改变? 管仲告诉创业邦,支付宝小程序采取的,其实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结合。在其看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随用户移动,多变的场景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去中心化有其必要性,与此同时,中心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集中性的诉求,降低选择成本。 也就是说,中心化的是运营,去中心化的是场景。 另一方面,对于微信小程序完全去中心化的玩法,目前来看容易形成一个弊端,即大流量向头部玩家聚集,马太效应明显,进入较晚或者线上运营能力欠缺的腰部商家较难出头。支付宝小程序采用“赛马”的流量激励机制,中长尾商家可通过一定方式获得“官方”流量。 支付宝内部人士向创业邦举例,比如开一家餐厅,一天有 100 个线下客流,将其引导到支付宝小程序上来,完成支付,除了商家沉淀用户,支付宝会从中心化流量中返还等价值的线上流量。这对中长尾商家是较大的吸引力。 目前,支付宝小程序开放的中心化流量,诸如支付成功页、支付宝的会员频道、会员开放日权益展示等。像小程序好食期,会员活动日一个banner位上,当天带来超 300 万DAU。“中心化流量的价值,不在于无限扩大它。”管仲表示,流量开放既有双边效应,也是一个匹配运营的过程。 2 重用户选择,还是重留存? 巨头生态对流量规则的不同设计,反映出不同小程序生态间的定位不同,很难说孰优孰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