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上实验课时,他第一次看到芯片,感到非常神奇。小小的芯片,竟然具有那么多强大的功能,但它们上面写的都是英文,无一例外产自国外。学电子的赵伟国禁不住遐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造出这样的芯片? 此后 2001 年,清华创立第一家半导体公司同方微电子时,赵伟国还担当过总经理,对半导体产业可谓熟悉。 哪怕多年之后,“芯片情结”始终潜藏在赵伟国的心底。 但集成电路领域,门槛太高、更新太快,紫光又没有技术积累。怎样才能快速切入行业,实现逆袭? 赵伟国的答案是:抢占“桥头堡”!从并购开始。 2013 年开始,赵伟国以一连串收购与合资,揭开“紫光帝国”策马奔腾的序幕。 2013 年 7 月,以17. 8 亿美元,收购手机芯片公司“展讯”; 2014 年 7 月,以9. 07 亿美元,收购射频芯片公司“锐迪科”。之后,将展讯、锐迪科整合为“紫光展锐”; 2015 年 5 月,以 25 亿美元,收购华三通信51%的股权,整合为“新华三”; 2016 年 3 月,与全球最大硬盘供应商西部数据合资,成立“紫光西数”,紫光占股51%; 2016 年 7 月,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共同出资组建“长江存储”,负责实施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其中,紫光集团占股51.04%。 …… 这些大并购、大结盟,令紫光迅速完成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大布局。 这其中,展锐在移动芯片设计上发力,长江存储则在闪存芯片设计和制造上攻坚。长江存储的存储芯片产品未来除了为新华三、紫光云等旗下公司在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领域夯实技术基础,更会成为其他厂商的核心部件,成为整个信息化社会的“水气电”。 一个“从芯到云”的“中国版三星”,在赵伟国手中冉冉升起。 而他这种“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思维与谋略,大都源自其推崇备至的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 在王阳明战无不胜的一生中,向来以虚实结合、以小博大、以智取胜著称。赵伟国从中学时代就极其钟爱历史,并善于从先贤文明中汲取历史智慧,并贯穿在他个人成长、创立企业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他看来,中国式管理,需要将管理的共性和中国企业实践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最合适的管理手段方式。 王阳明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总是能用一种非常薄弱的力量,击败强悍的敌人。这样的军事韬略,给予赵伟国极大的启示。紫光的半导体产业,正是以弱旅迎战强敌。赵伟国却通过多项精准并购、产业整合,一步步实现了“从芯到云”的整体性布局。 数字说明一切。 2009 年赵伟国接手前,紫光还陷入实际亏损;如今,紫光并表总资产已经突破 2700 亿, 2018 年营收近 800 亿。 一个千亿级的“芯云帝国”已经成型。 中国芯片行业要实现突围,关键是要把资源交到真正的企业家手里。就像打仗一样,一定要把军队和军火,交给那些能够打胜仗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